-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歷史題材文學前沿理論問題-歷史題材文學系列研究-第一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122165
- 條形碼:9787303122165 ; 978-7-303-1221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題材文學前沿理論問題-歷史題材文學系列研究-第一卷 本書特色
本叢書為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歷史題材創作和改編中重大問題研究成果。包括古代卷、現代卷、當代卷、外國卷、理論卷。新時期以來,歷史題材的文學創作進入一個繁榮時期。這一時期所產生的作品數量之多,出版之眾,印刷量之大,讀者之多,影響之大,在中國文學史上都是空前的。這些歷史題材小說的涌現,豐富了新時期的文學創作。有部分作品也有一定的思想力量和藝術水平,產生了好的社會效果,滿足了群眾的藝術欣賞要求。對于新時期歷史題材文學所取得的成績應充分肯定并作出公允的評價。但不能不看到,由于中國人的歷史癖好,喜歡閱讀歷史題材的小說很多,這些作品銷路很好,出版商獲利巨大,于是歷史題材文學被商業化所裹挾,粗制濫造的作品也不少,所產生的問題也很多,這就給文藝理論工作者提出一個任務:我們究竟應該如何來看待歷史題材的文學創作?本書力圖從文學理論的角度,總結古代的、現代的、當代的和外國的歷史題材文學創作經驗,展開對于歷史題材文學創作問題的全面的探索。
歷史題材文學前沿理論問題-歷史題材文學系列研究-第一卷 內容簡介
本叢書為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歷史題材創作和改編中重大問題研究成果。包括古代卷、現代卷、當代卷、外國卷、理論卷。新時期以來,歷史題材的文學創作進入一個繁榮時期。這一時期所產生的作品數量之多,出版之眾,印刷量之大,讀者之多,影響之大,在中國文學史上都是空前的。這些歷史題材小說的涌現,豐富了新時期的文學創作。有部分作品也有一定的思想力量和藝術水平,產生了好的社會效果,滿足了群眾的藝術欣賞要求。對于新時期歷史題材文學所取得的成績應充分肯定并作出公允的評價。但不能不看到,由于中國人的歷史癖好,喜歡閱讀歷史題材的小說很多,這些作品銷路很好,出版商獲利巨大,于是歷史題材文學被商業化所裹挾,粗制濫造的作品也不少,所產生的問題也很多,這就給文藝理論工作者提出一個任務:我們究竟應該如何來看待歷史題材的文學創作?本書力圖從文學理論的角度,總結古代的、現代的、當代的和外國的歷史題材文學創作經驗,展開對于歷史題材文學創作問題的全面的探索。
歷史題材文學前沿理論問題-歷史題材文學系列研究-第一卷 目錄
**節 文學研究與歷史研究的相通性
第二節 文學研究的歷史視角與歷史研究的文學視角
第三節 關于歷史題材創作的若干問題
第二章 文學敘事與歷史敘事的異同及關聯
**節 文學與歷史的分合際遇
第二節 文學與歷史的相互影響
第三節 文學敘事與歷史敘事之異同
第四節 從《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看兩種敘事方式的“邊界”問題
第三章 政治與美學視野中的歷史題材文學
**節 歷史題材文學的泛政治化傾向及其特征
第二節 泛政治化歷史題材文學的文化癥候
第三節 泛政治化歷史題材文學的審美缺失
第四節 還原抑或升華:超越“正說”“戲說”之爭
第四章 歷史題材文學作品三向度
**節 歷史發展的向度
第二節 藝術審美的向度
第三節 時代精神的向度
第五章 歷史題材文學創作三層面
**節 歷史題材創作過程之一:重建歷史世界
第二節 歷史題材創作過程之二:隱喻現實世界
第三節 歷史題材創作過程之三:暗示哲學意味
第六章 歷史題材文學的藝術理想: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統
**節 歷史1和歷史2的聯系與區別
第二節 從歷史2到歷史3: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統一的形成
第三節 歷史1、歷史2和歷史3的聯系
第七章 歷史題材文學的類型及其審美精神
**節 歷史題材文學是否要有歷史根據
第二節 歷史題材文學作品的類型
第三節 三種不同的審美精神
第八章 當前中國電視劇中的后歷史劇現象
**節 歷史記憶:從正史變形為野史
第二節 政治情結:從直面現實癥候到遁入歷史掌故
第三節 情理觀照:從冷峻批判到浪漫懷舊
第四節 審美表現:從歷史正劇到后歷史劇
第九章 歷史題材文學中人民取向問題
**節 歷史意識與人民的訴求
第二節 “寫人民命運”與“從人民出發”
第三節 以馮至的轉換為例
第十章 歷史題材文學中封建帝王的評價問題
**節 當前歷史小說、影視劇的基本結構模式及蘊含問題
第二節 評價的視野應回歸到歷史唯物主義
第三節 歷史題材創作評價帝王的幾個要點
第十一章 歷史題材創作的評價標準與方法問題
**節 歷史題材創作研究與批評中存在的三大誤區
……
第十二章 歷史題材文學的生產與消費
第十三章 歷史題材創作中的“戲說”問題
第十四章 歷史劇創作問題論爭的考察
歷史題材文學前沿理論問題-歷史題材文學系列研究-第一卷 作者簡介
童慶炳,1936年生,福建連城人。現為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文學語言學部委員,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學術顧問等。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著作20余部,發表論文300余篇。曾獲國家教學成果獎,其多項著作曾獲教育部和北京市人文社會科學獎。全國模范教師(2004)、北京市勞動模范(1984)。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