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中國的憲法政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32166
- 條形碼:9787516132166 ; 978-7-5161-321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1世紀中國的憲法政治 本書特色
在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經濟和政治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國的制度文明建設在憲法政治視野下得到不斷的豐富和發展,《21世紀中國的憲法政治》對中國的憲法政治理論和憲法政治制度進行了全方位揭示。
21世紀中國的憲法政治 內容簡介
《21世紀中國的憲法政治》的學術貢獻在三個方面:一是對21世紀中國憲法政治建立的基礎,從理論和實踐方面進行了揭示,使人們從另一個側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歷史發展和現狀一目了然;二是對憲法政治在21世紀中國的制度構架進行了全方位研究和揭示,使人們對中國政治制度的運行機制有一個清晰的了解;三是揭示了憲法政治在21世紀的價值目標和未來展望,使人們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充滿信心。
21世紀中國的憲法政治 目錄
引言 憲法政治——現代民主國家的價值選擇**篇 憲法政治建立的基礎**章 憲法政治的本質和特征一 憲法與憲法政治二 憲法政治的本質和特征三 研究憲法政治的價值第二章 憲法政治的歷史演進一 近現代西方憲法政治演進的歷史特征二 蘇聯社會主義憲法政治斷裂的歷史啟示三 百年中國憲法政治的本土意涵第三章 憲法政治的價值選擇一 歷史上各種治道的價值取向二 憲法政治的一般價值取向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政治的價值選擇第四章 憲法政治的經濟基礎一 經濟形態與政治制度相互關系的歷史考察二 市場經濟是憲法政治產生和發展的基礎三 中國社會主義憲法政治的經濟基礎第五章 憲法政治的民主載體一 市民社會是憲法政治產生的社會前提二 自由民主為憲法政治產生提供了基石三 憲法政治是自由民主的法律保障第六章 憲法政治的權利本位一 憲法權利的孕育與誕生二 憲法權利的擴張與憲法政治的鞏固和完善三 權利救濟是憲法政治發展的新向標第七章 憲法政治的文化支撐一 文化與憲法的關系二 先進文化對憲法的支撐作用三 憲法是人類先進文化的成果書四 構建中國特色的憲法文化第八章 憲法政治的社會生態一 階級興起與憲法政治本質二 階層變遷與憲法政治調適三 區域協同與憲法政治統一四 民族融合與憲法政治根基五 法律習俗與憲法政治的發展第九章 憲法政治的政黨保障一 政黨的產生和發展是民主政治的產物二 政黨政治與憲法價值三 憲法對政黨類型與活動方式的規定
第二篇 憲法政治在21世紀中國的制度構架第十章 憲法政治視野下中國的政權制度一 階級與國家政權二 人民民主專政是中國憲法政治的政權基礎三 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與完善第十一章 憲法政治視野下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一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的政權組織形式二 中國政權組織形式產生的歷史背景三 憲政視野下的中國政權組織形式及其完善第十二章 憲法政治視野下的中國政黨制度一 現代民主與政黨制度二 憲法政治視野下的中國特色政黨制度三 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特點與運行機制第十三章 憲法政治視野下的中國政治協商制度一 中國民主的發展與政治協商制度的產生二 中國政治協商制度的政治功能與民主價值三 中國政治協商制度的本質、特點和優勢第十四章 憲法政治視野下的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國情的歷史選擇二 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原則和內容三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憲法政治在中國的重要特色第十五章 憲法政治視野下的中國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一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產生二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主要內容和特征三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四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對中國憲法政治發展的貢獻第三篇 憲法政治在21世紀中國的價值目標和未來展望第十六章 憲法政治在中國的發展原則一 憲法政治堅持憲法至上的原則二 憲法政治堅持依法治國的原則三 任何政黨與組織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的原則第十七章 憲法政治在中國的價值選擇一 憲法政治與中國國情的共生價值二 憲法政治與黨的主張的共生價值三 憲法政治與社會主義的共生價值四 憲法政治與民主憲政的共生價值第十八章 憲法政治在中國的實現層次一 憲法政治在中國實現的低級層次二 憲法政治在中國實現的中級層次三 憲法政治在中國實現的高級層次四 研究憲法政治在中國實現層次的價值第十九章 憲法政治在中國的生態任務一 中國憲法政治確立的主流生態研究二 中國憲法政治面臨的生態障礙研究三 中國憲法政治的未來生態任務第二十章 憲法政治的權利保障一 憲法政治權利保障的理論基礎二 憲法政治權利保障的歷史背景三 憲法政治權利保障的特點四 憲法政治權利保障的內容第二十一章 憲法政治在中國的司法適用一 憲法司法化的內涵二 中國憲法司法化的必要性三 中國憲法司法化的路徑選擇四 中國憲法司法化的方式和程序第二十二章 憲法政治在中國面臨的新課題一 立憲、行憲和護憲的現實矛盾二 憲法的適應性和憲法的穩定性的矛盾三 憲法政治中的人治和法治的矛盾四 網絡信息社會給憲法政治帶來的新課題第二十三章 中國憲法政治的走向與展望一 憲法政治在中國發展的歷史評述二 憲法政治在中國發展的基本經驗三 憲法政治在中國發展的趨勢和展望參考文獻后記
展開全部
21世紀中國的憲法政治 作者簡介
陳純柱,漢族,現任重慶郵電大學社科處處長、法學院二級教授;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7年被重慶市政府授予的重慶市名師,2011年被評為“全國百名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2012年獲得“重慶市勞動模范”。主要從事憲法學和政治學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研究》等國家項目3項,主持國務院三建委、國家教育部、國家司法部、中國法學會、國家信產部和重慶市等多項重點課題。出版個人專著《村莊法人自治論》、《村民權利的憲政審視》,主編《憲法政治研究》等學術專著12部;在《北京社會科學》、《科學社會主義》等全國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有多篇學術論文被《新華文摘》和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中心《社會主義研究》、《哲學原理》等刊物全文轉載。獲得:省級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重慶市政府三等獎1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