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地理教科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400400
- 條形碼:9787555400400 ; 978-7-5554-004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地理教科書 本書特色
《中國地理教科書》是劉師培先生關于中國地理學方面的通論著述。劉師培先生有感于“夫地理之學,不外考古通今,然近世之治地學者,各有所偏。官書案牘可以通今而不足以考古,圖經史乘可以考古而不足以通今”,因此編《中國地理教科書》一書,目的在于矯正得失,以考古通今為宗旨,使之不復偏于一端。此書共分兩冊,各三十六課,**冊首述中國地理之沿革、概述,后分述山脈、海岸、河流、人文地理及直隸等二十五省;第二冊以省為綱,以府為目,分述了各直隸、山東等各省府的地勢、交通、人文地理等。
中國地理教科書 內容簡介
《中國地理教科書》是劉師培先生關于中國地理學方面的通論著述。劉師培先生有感于“夫地理之學,不外考古通今,然近世之治地學者,各有所偏。官書案牘可以通今而不足以考古,圖經史乘可以考古而不足以通今”,因此編《中國地理教科書》一書,目的在于矯正得失,以考古通今為宗旨,使之不復偏于一端。此書共分兩冊,各三十六課,**冊首述中國地理之沿革、概述,后分述山脈、海岸、河流、人文地理及直隸等二十五省;第二冊以省為綱,以府為目,分述了各直隸、山東等各省府的地勢、交通、人文地理等。
中國地理教科書 目錄
《劉師培國學講論》編輯緣起前言中國地理教科書**冊 序 凡例 **課 中國地理之沿革 第二課 中國地理概述 第三課 山脈一 第四課 山脈二 第五課 山脈三 第六課 山脈四 第七課 海岸 第八課 河流一 第九課 河流二 第十課 河流三 第十一課 河流四 第十二課 人文地理上 第十三課 人文地理下 第十四課 直隸省 第十五課 山東省 第十六課 山西省 第十七課 河南省 第十八課 陜西省 第十九課 甘肅省 第二十課 江蘇省 第二十一課 浙江省 第二十二課 安徽省 第二十三課 江西省 第二十四課 湖北省 第二十五課 湖南省 第二十六課 貴州省 第二十七課 四川省 第二十八課 福建省 第二十九課 廣東省 第三十課 廣西省 第三十一課 云南省 第三十二課 盛京省 第三十三課 吉林省黑龍江省 第三十四課 新疆省 第三十五課 蒙古 第三十六課 青海西藏中國地理教科書第二冊 序例 凡例 **課 黃河流域各行省總論 第二課 順天府一 第三課 順天府二 第四課 順天府三 第五課 順天府四 第六課 直隸省總論上 第七課 直隸省總論下 第八課 保定府 第九課 正定府 第十課 天津府 第十一課 河間府 第十二課 順德府 第十三課 廣平府 第十四課 大名府 第十五課 宣化府 第十六課 承德府 第十七課 朝陽府 第十八課 永平府 第十九課 冀州深州 第二十課 趙州定州 第二十一課 易州遵化州 第二十二課 張家口廳多倫諾爾廳獨石口廳 第二十三課 山東省總論上 第二十四課 山東省總論下 第二十五課 濟南府 第二十六課 泰安府 第二十七課 東昌府 第二十八課 武定府 第二十九課 臨清州濟寧州 第三十課 曹州府 第三十一課 兗州府 第三十二課 沂州府 第三十三課 青州府 第三十四課 登州府 第三十五課 萊州府 第三十六課 膠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