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詞曲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704702
- 條形碼:9787566704702 ; 978-7-5667-047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詞曲史 本書特色
一、叢書**輯凡20種,著力于“學術”與“文化”兩方面,所收著作或為創制開新之作,或為傳世經典之作。 二、**輯收書范圍,起于民國建立,迄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三、所收諸書,原版本均為繁體文本,在其流布過程中,亦有版本差異、文字錯訛等現象,為方便讀者,按古籍整理通行之例作了整理工作: (一)所選著作,以其原始版本為底本,盡量搜求不同版本,分別校勘,擇善而從。 (二)校勘中,只校是非,不校異同。凡底本脫衍訛倒而他本不誤者,據他本勘正。 (三)凡筆畫小訛,不見字書,顯系誤刻者,一律徑改,不出校記;凡日曰淆亂,己已巳混同,戊戌戍不分,一律徑改,不出校記。 (四)一般不用理校方法徑改原文,確有把握且非改不可者則徑改。 (五)繁體字改為通行的簡化字,但容易引起誤解的人名、地名用字,仍保持原貌;習見的異體字、通假字,原則上保持原貌。 (六)標點符號用法,多依從作者習慣,除個別明顯排印有誤之外,均末子改動。 四、各書附后記,整理者對著者爵里、版本流布及相關評論均有說明,以期為讀者提供閱讀指南。 張之洞有言:“凡有力好事之人,若自揣德業學問不足過人,而欲求不朽者,莫如刊布古書一法。其書終古不廢,則刻書之人終古不泯。……且刻書者,傳先哲之精蘊,啟后學之困蒙,亦利濟之先務,積善之雅談也。” 美哉斯言,《中國文化藝術名著叢書》的出版,正是不朽之事業。
中國詞曲史 內容簡介
《中國詞曲史/中國文化藝術名著叢書》由王易著,是王易先生在心遠大學任教時編撰的教材。本書詳述詞曲的演變與盛衰,以詞曲文體形式的發展演變為綱,在此基礎上按明義、溯源、具體、衍流、析派、構律、啟變、入病、振衰、測運的邏輯順序進行詳盡精到的分析。本書介紹了許多著名詞曲作家,列舉大量詞曲作品,使讀者既可獲知詞曲創作之道,又可感受詞曲之美。朱自清曾對本書予以高度評價,在文學史的論述方面,朱自清將本書與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和劉毓盤先生(1867一1927)的《詞史》相比并。 《中國詞曲史/中國文化藝術名著叢書》原書名《詞曲史》,于1931年1月由神州國光社初版,中國文化服務社1946年再版。1989年10月上海書店影印出版,編入《民國叢書》**編第62卷,此次出版改現書名,以上海書店影印版為底本編輯整理,底本漫漶處,參考有關資料補正。并將繁體字豎排改為簡化字橫排,按現代漢語規范處理標點符號,徑改書中刻印錯誤,余則保持底本原貌。
中國詞曲史 目錄
例 言
導 言
明義**
(一)詞之意義
(二) 曲之意義
(三)詞曲之界
溯源第二
(一)漢魏樂府
(二)南北朝樂府
(三)隋唐樂府
具體第三
(一)唐代詞體之成立
(二)唐五代諸詞家
衍流第四
(一)宋初樂曲之概況
(二)北宋慢詞之漸興
(三)南宋詞之極盛
(四)兩宋詞流類紀
析派第五
(一)北宋諸詞家
(二)南宋諸詞家
(三)金諸詞家
構律第六
(一)調 譜
(二)韻 協
(三) 四 聲
(四)五 音
啟變第七
(一)由詞入曲之初期
(二)宋金戲曲之蕃衍
(三)元代戲劇之完成
(四)元曲本及其作家
(五)元諸詞家
……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