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海上日記:“科學一號”赤道太平洋考察實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508887
- 條形碼:9787515508887 ; 978-7-5155-088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上日記:“科學一號”赤道太平洋考察實錄 本書特色
本書是作者根據1992年10月至1993年3月隨《科學一號》考察船在赤道太平洋進行科學考察的生活日記整理撰寫的一部獨具特色的專題集。 對于二十年前這次一百多天的海上生活,用作者的話說,至今回想起來:搭乘《科學一號》在海上的科考生活恍如仍在眼前,也再次重溫了當時在海上寂寞的生活,正是在這種寂寞的生活,可以看出船上的考察隊員們和船員們在大洋上的生活面貌,年青的考察隊員們在精神生活上的孤獨和戰勝孤獨的努力。因為是取材于當年的船上日記,因此船上的生活真實地呈現出來,再加上二十年后作者的重溫青春的反思和解讀,也使得該書具有了為時代留下一份精神標本的意義。 船上的生活雖然寂寞孤獨,但也呈現了豐富多彩的另一面,例如,與鯊魚的較量,與人性自身的較量,遇見非洲美女黑珍珠,拿腰帶去換當地的工藝品,在船上的讀書生活……
海上日記:“科學一號”赤道太平洋考察實錄 內容簡介
1.本書通過日記的形式,真實、完整地再現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海上科考的活動。所有日記均保持當年記錄的原汁原味。 2.本書也算是一部弘揚正能量的青春勵志書。在目前國內讀書市場上,還沒有見到同題材的書。 3.本書真實再現當年的科考探險、船經過的國家的人物風情等。不但具有欣賞價值,還具有資料價值。
海上日記:“科學一號”赤道太平洋考察實錄 目錄
我是28號
力量
“坐牢”
海上的家
一本書
達爾文的書信
看海讓人心寒
海水的顏色
海上的夢
白天的月亮
一幕壯麗的日落
過赤道
赤道上的黃昏
在赤道過“立冬”
**條鯊魚
火球入水的瞬間
讀文學
“我們當了一年船員”
在赤道進行海底采樣
“我們還不如海中的魚”
小雪,閱讀與《學生字典》
看電影
罐頭,伙食與《鹿鼎記》
親切的韋小寶
赤道上的日出
曙光在前
藥,五子棋
今日大雪
氣功,喜訊,讀《三國》
**次靠港,拉包爾
繼續上岸
拉包爾手記
又要搖晃一個月
怪癖,學者,冬至,暈船
性騷擾,圣誕,備忘錄
睡眠,中艙,醉棋
海底表層泥樣,臘月初八
元旦,慘淡的日出
船長,大副和電工
小寒,第11條鯊魚
鷹之翼和海豚飛躍
吹牛和夠級比賽
下棋,**次包餃子
大副暴怒,幫廚,抄文章
我配了一首詩
思戀,除夕晚會
守歲,生日
第二次靠港,所羅門群島
在所羅門群島首都霍尼亞拉
海上第100天
陰暗的日子,老李和小灶
今日立春,病號餐結束
元宵節
實驗室里的話題
首席科學家又醉了
*后一次夜宵面條
美國片,法國片
關于toga coare
重過赤道
風雨中航行
抵達關島
在關島第二天
關島是美麗的
算賬,逸事,工作總結
回到大陸架上
明天上午靠港
后記
海上日記:“科學一號”赤道太平洋考察實錄 作者簡介
新浪博客:青島薛原。系《青島日報》副刊編輯。著有《閑話文人》《畫家物語》《檢討:舊檔案里的中國海洋科學權威》和長篇小說《藍桅桿》等,編有《如此書房》和《獨立書店,你好!》系列等。
- 主題:紀實性文學書
本書是作者薛原根據1992年10月至1993年3月隨《科學一號》考察船在赤道太平洋進行科學考察的生活日記整理撰寫的一部獨具特色的專題集。書中主要記錄了作者在科考船上的生活寂寞、孤獨,考驗人性和耐力,亦有豐富多彩的一面:與鯊魚的較量,與人性自身的較量,遇見非洲美女黑珍珠,拿腰帶去換當地的工藝品,在船上的讀書生活等一系列的生活經歷。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