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唐代敘事詩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24636
- 條形碼:9787010124636 ; 978-7-01-01246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代敘事詩研究 本書特色
代敘事詩是古代敘事詩發展的高峰,呈現出情、景、事、理渾融一體的藝術風貌。唐代敘事詩展示了廣闊的現實場景、虛擬仙境和亦真亦幻的夢境,包羅了形形色色的人生世態,是了解唐代軍事、政治、經濟、社會的文化圖卷。唐代敘事詩以簡潔、深邃的筆法塑造了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有詩人的自我形象、路遇者、熱點人物、歷史人物以及神仙、游俠等。其中,詩人筆下的"我"表現出多元狀態,有隱者,有仁者,也有怨婦,既寄寓著詩人超凡避世的思想,又體現出深入詩人們骨髓的儒家之 "義"。唐代敘事詩的結構模式具體表現為以《長恨歌》為代表的敘事模式、以《琵琶引》為代表的敘事言情模式、以杜甫敘事詩為代表的紀實模式、以《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模式及以劉禹錫等詩人的寓言詩為代表的寓言模式。在語言藝術方面,唐代敘事詩除了以指事手法為其基本特色之外,還運用了摹狀、夸張、用典等多種修辭手段,建構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美學風尚。
唐代敘事詩研究 內容簡介
唐代敘事詩是古代敘事詩發展的高峰,呈現出情、景、事、理渾融一體的藝術風貌。唐代敘事詩展示了廣闊的現實場景、虛擬仙境和亦真亦幻的夢境,包羅了形形色色的人生世態,是了解唐代軍事、政治、經濟、社會的文化圖卷。唐代敘事詩以簡潔、深邃的筆法塑造了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有詩人的自我形象、路遇者、熱點人物、歷史人物以及神仙、游俠等。其中,詩人筆下的"我"表現出多元狀態,有隱者,有仁者,也有怨婦,既寄寓著詩人超凡避世的思想,又體現出深入詩人們骨髓的儒家之"義"。唐代敘事詩的結構模式具體表現為以《長恨歌》為代表的敘事模式、以《琵琶引》為代表的敘事言情模式、以杜甫敘事詩為代表的紀實模式、以《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模式及以劉禹錫等詩人的寓言詩為代表的寓言模式。在語言藝術方面,唐代敘事詩除了以指事手法為其基本特色之外,還運用了摹狀、夸張、用典等多種修辭手段,建構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美學風尚。
唐代敘事詩研究 目錄
**章唐代敘事詩的結構模式
**節完整敘事:單軌直線型
第二節敘事言情:雙軌并聯型
第三節紀實議論:螺旋遞進型
第四節寓理于事:圓圈循環型
第二章唐代敘事詩的場景類型
**節實境:廣闊的生活場景
第二節仙境:虛擬的理想場景
第三節夢境:亦真亦幻的特殊場景
第三章唐代敘事詩的人物形象
**節士:仕與隱的徘徊
第二節俠:暴力與正義
第三節仙:理想的清歌
第四節伎:浪漫的音色
第五節怨婦:等待與失落
第六節宮婢:青春的哀愁
第七節村夫民婦:生存的苦難
第八節貴族:榮辱與沉浮
第四章唐代敘事詩的藝術特色
**節簡練的指事語言
第二節靈動的摹狀技巧
第三節激越的夸張修辭
第四節巧妙的用典手法
參考文獻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