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行旅花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014009
- 條形碼:9787511014009 ; 978-7-5110-1400-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行旅花木 本書特色
歷來關于花花草草的“植物寫作”,文體林林總總,寫法花樣繁多,這里集結的是作者今年來的一個“植物游記”。 關于旅游,若那地方有自己向往已久的植物,或能邂逅喜歡的植物,又或得以探訪那些折射當地歷史、民風人情的植物,便是大大的驚喜,這也是本書足總和行旅之側重和本書背景,讓行色與花色相匯。 談植物如能加入一些各地見聞的元素,可拉近與現實生活的距離,比起就花說花,、憑空抒情,或能拓寬文章的視野、個人的天地,此亦作者所愿。 除了將植物心得與履行觀感結合起來,本書還是一份“草木書情”,突出草木與書籍的聯系。植物體現自然創造之美,書籍體現人類創造之美,作者將二者融合,“花徑書緣”兩相得,寫作中大量經常引用文獻,以供讀者及同好者查索。 賣點一:旅行?植物?書話,植物讀書游記。 賣點二:文獻資料豐富,可供讀者及同好者查索。
行旅花木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是作者從2009年到2012年春季的植物游記。更早些的旅游,以2006年的巴黎之行*為酣美,因而作者特地補寫那次的篇章,作為舊時“花影屐痕”的代表。本書為讀書旅行筆記類書籍,是偏于文史而非科學,對花木的欣賞是偏于觀賞而非實用,作者更愿意將植物放在一個對等的位置上,不求草木之用,而是盡量去純粹地發現和欣賞。
本書是“植物書話”類書籍,是關于植物的,也是關于植物書的,亦可充當“植物書籍目錄”,在本書中**次出現的現代植物圖書版本資料,都一一注明,以備讀者及同好者查索。
在編排上,這本旅行、植物、書話三合一體,打破一般結集文章按時序順排的慣例,是倒敘式的,即新的文章(或行程)在前,舊的在后,往回倒著排列。將新我放在舊我之前,置于突出的位置,體現當下的心境。
行旅花木 目錄
I 自序:探花人語
2012 芳蹤筆記
3 春水 黃花閑江南
附:生肖年花
22 嶺南 折梅又一春
附:聲色花木
· · · · · · (更多)
I 自序:探花人語
2012 芳蹤筆記
3 春水 黃花閑江南
附:生肖年花
22 嶺南 折梅又一春
附:聲色花木
2011 植物游記
35 美利堅的秋色果香
46 光榮屬于希臘的橄欖樹
58 白墻黑瓦紅薔薇
70 南京梧桐說興衰
85 黃菜花畔老樟蔭
94 留連留戀西湖柳
101 菩提葉上繪蓮花
2010 花影屐痕
115 臺島花事與書事心事
125 南洋西米如星雨
132 西北金秋憶綠夏
137 夢中彩筆衣上香
145 杜鵑親愛亦傷懷
2009 花徑書緣
155 在香港邂逅洋紫荊
161 故園書簽葉與少年水筆仔
167 何事步步皆生蓮
171 彼岸沿路處處奇花
176 從純白到藍紫
182 向詩書,探瓊花消息
188 走江南,幸瓊花追隨
2009之前補記
197 回憶一個春天在巴黎
208 跋:拂了一身還滿(揚之水)
行旅花木 作者簡介
沈勝衣,廣東人,生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寄生于機關的一介書生。發表大量文史書評、隨筆小品,并開過植物書話、南歐文藝、電影和流行歌曲等方面十多個專欄,已出版有《滿堂花醉》、《你的紅顏,我們的手》、《書房花木》等。
- 主題:沈郎文字,別開生面。
沈勝衣的作品,看似不著力,但是很有味。 布面精裝,小開本,便于攜帶。但是品相不太好,精裝的布面稍舊,而且沾了一些黃漬,似醬油似,無法去除,否則就是5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