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一本書讀懂中國智慧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167050
- 條形碼:9787303167050 ; 978-7-303-1670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本書讀懂中國智慧 本書特色
本書用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語言向讀者展示了中國哲學史上50位著名哲學家的50個經典命題,每個命題后都附有精彩的智慧感言。了解了這些命題,我們便了解了中國哲學發展的脈絡;認識了這些哲學家,我們便認識了哲學的深邃與博大。你會發現,其實哲學是可愛的,而且與你息息相關。
一本書讀懂中國智慧 內容簡介
本書用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語言向讀者展示了中國哲學史上50位著名哲學家的50個經典命題,每個命題后都附有精彩的智慧感言。了解了這些命題,我們便了解了中國哲學發展的脈絡;認識了這些哲學家,我們便認識了哲學的深邃與博大。你會發現,其實哲學是可愛的,而且與你息息相關。
一本書讀懂中國智慧 目錄
目 錄
—老子——福兮禍所伏
騎青牛,御紫氣、列仙班,是后人對老子的主要刻畫,其中包含的后人對老子的尊崇和敬仰之情,也是十分明顯的。
—孔子——仁者愛人
孔子的學說以及他對教育平民化的杰出實踐,都讓后人高山仰止。
—孫武——兵者,詭道也
《孫子兵法》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早、*完整、*具權威的“**兵書”。孫子本人被西方稱為“軍事戰略家”和“軍事哲學家”。《孫子兵法》對世界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軍事的范圍。
—墨子——兼相愛,交相利
墨子的思想十分豐富,是墨學的創始人。墨學與儒學并稱為“顯學”,百家爭鳴時期,有“非儒即墨”之稱。
—孫臏——義者,兵之道也
孫臏認為戰爭只是維護正義的手段,他將君、將、兵的關系比喻為人、弩和箭的關系,這種理解對后世起到了很好的啟發作用。
—孟子——舍生而取義
在孔子之后,孟子對儒學的貢獻*為顯著。后人將他與孔子并稱為“孔孟”,將儒學稱為“孔孟之道”。
—惠施——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
惠施以善辯出名,是名家著名的代表人物,被莊子視為*默契的朋友。
—莊子——方生方死
莊子是一位以逍遙出世著名的思想家,是老子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后人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
—公孫龍——白馬非馬
公孫龍是百家爭鳴時期名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白馬非馬論是他*具代表性的觀點。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的思想源于儒家,同時也吸收了法家、道家等的學說。荀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和屈原一起被稱為“辭賦之祖”。
—鄒衍——赤縣神州
鄒衍是戰國時期陰陽家學派創始者和代表人物,主要學說有“五德終始說”和“大九州說”。
—韓非子——刑過不避大臣
韓非提出的“法不阿貴”的思想,是對中國法制思想的重大貢獻,對清除特權、維護法律尊嚴,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陸賈——文武并用,長久之術也
陸賈的教訓使劉邦徹底改變了對儒家的態度。
—賈誼——德莫高于博愛人
德莫高于博愛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
—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董仲舒確立了儒學至高無上的地位。
—揚雄——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終
揚雄以文學和經學的成就而為后人稱道。
—王充——中人之性,在所習焉
王充的代表作《論衡》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無神論著作。在人性論問題上,王充把人性分為三等,承認后天的學習、環境對人性的作用,特別是對中人的作用。
—阮籍——大隱在朝
阮籍是“竹林七賢”之一、曹魏晚期“正始詩人”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魏晉玄學的一位重要代表。
—嵇康——聲無哀樂
嵇康是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是“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是一個才華橫溢的美男子。
—王弼——凡有皆始于無
王弼是一個才華橫溢、思慮深遠的青年,生命短暫卻成就卓著。他以老子的思想解《易》,并闡發自己的哲學觀點,在學術上開一代新風,是魏晉玄學理論的奠基人。
—郭象——仁義自是人之情性
西晉時期的玄學代表人物很多,其中以“獨化論”聞于后世的就是郭象。
—裴危頁——虛無是有之所謂遺者也
裴危頁反對貴無論,提出崇有論,認為萬有的整體是*根本的“道”,離開萬有就沒有獨立自存的道。
—范縝——形即神也,神即形也
范縝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杰出的無神論者,他簡明扼要地概括了無神論與有神論爭論的核心問題,即形與神之間的關系。
—惠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惠能,佛教禪宗祖師,也稱禪宗六祖。他和孔子、老子并稱“東方三圣人”,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飽含著哲理和智慧,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
—韓愈——貴與賤,禍與福,存乎天
韓愈思想淵源于儒家,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主張“文以載道”、“文道結合”,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柳宗元——天人不相預
柳宗元提出“天人不相預”的思想,認為天是自然之物,天道只是按自然規律發展和變化的過程。
—邵雍——動之始則陽生焉,動之極則陰生焉
邵雍的哲學思想基本上屬于客觀唯心主義,也包括一些唯物主義的內容。他認為宇宙的本身是太極,太極生出天地,天生于動,地生于靜。
—周敦頤——無極而太極
周敦頤的理學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起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司馬光——萬物皆祖于虛
司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上,其中*大的貢獻,莫過于主持編寫《資治通鑒》。
—張載——太虛無形,氣之本體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橫渠四句的作者,就是這位北宋大儒張載。
—王安石——禮始于天而成于人
王安石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朱熹——存天理,滅人欲
南宋時期的哲學家、易學家、政治理學家和教育家,是宋明理學的集大成者。
—程顥——理者實也,本也
程顥的主要成就是開創新儒學,為宋代理學奠定基業。
—程頤——天地之間皆有對
程頤與胞兄程顥共創“洛學”,為理學奠定了基礎。
—陸九淵——吾心便是宇宙
宋明兩代“心學”的開山鼻祖。
—葉適——物之所在,道則在焉
葉適是永嘉學派的集大成者。
—王守仁——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書法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真三不朽”是后人對他立德、立功、立言的肯定與贊譽。
—王廷相——性成于習
王廷相是一個唯物主義思想家,他對哲學范疇進行了唯物主義改造,并詳細論證了實踐在認識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贄——穿衣吃飯,即人倫物理
明代官員、思想家、禪師、文學家、史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
—方學漸——心體至善
明代著名學者,桐城學術的領頭人,東林黨魁。
—劉宗周——慎獨是學問的**義
明代*后一位儒學大師。
—黃宗羲——流行而不失其序,是即理也
中國思想啟蒙之父。
—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被稱作清朝“開國儒師”、“清學開山始祖”,是著名經學家、史地學家、音韻學家。
—王夫之——理依于氣
中國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唯物主義是中國古代唯物主義思想發展的頂峰。
—顏元——正其誼以謀其利,明其道而計其功
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顏李學派創始人。
—戴震——理者,存乎欲者也
被梁啟超稱為“前清學者**人”。
—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
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
—嚴復——有實而無夫處者宇,有長而無本剽者宙
嚴復提出了哲學的*高問題,并作了唯物主義可知論的回答。
—康有為——蓋變者,天道也
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會改革家、書法家和學者。
—梁啟超——境者心造也
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學者。
后記
一本書讀懂中國智慧 作者簡介
李曉東,男,哲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研究分會思想政治課教學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北京師范大學學科教學(思想政治)學科帶頭人,教育部第二批國培計劃專家庫成員。已出版著作、編著多部。《哲學點亮生活叢書》、《走進倫理學》等書均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普遍認可。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