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華經典誦讀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177834
- 條形碼:9787504177834 ; 978-7-5041-778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經典誦讀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共分六個部分。**部分為中華經典誦讀的沿革,主要介紹古代的經典誦讀教材、誦讀課程、誦讀理論,梳理從西周到明清時期,經典誦讀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完備的誦讀課程體系。第二部分為中華經典誦讀的現狀,分別介紹大陸、臺灣和港澳的中華經典誦讀情況,以及其他國家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探討了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的中華經典誦讀給我們的啟迪。第三部分為中華經典誦讀課程的論證,從民族文化的傳承創新、思想道德教育、開發智慧、提升語文素養等方面,論證了經典誦讀課程的必要性;從經典誦讀超越時空、符合少兒身心發展、全社會對經典誦讀的普遍重視、可資借鑒推廣的經典誦讀經驗等方面,論述了經典誦讀課程的可行性。第四部分為中華經典誦讀課程的要素,論證了經典誦讀課程的主體、主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內容。第五部分為學校經典誦讀課程的實施。按照童蒙、小學、中學、大學四個階段,對經典誦讀課程實施的原則、目標導向、實施途徑、考核評價等方面進行了論述。第六部分為經典誦讀藝術技巧,論述了材料的選擇、正確的發音、文本的理解、深度的揣摩、勤奮的訓練等經典誦讀的準備工作,停頓、語速、重音、語調等經典誦讀的語言技巧,以及面部表情、手勢動作、背景音樂、氣息控制、文題區別等經典誦讀臨場設計的問題。
中華經典誦讀研究 內容簡介
《中華經典誦讀研究》所講的中華經典誦讀主要是針對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開展的傳統文化教育,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對中華經典的誦讀,使學生掌握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思想,汲取古人的成功經驗,從而使中華民族精神得以繼承和發揚。本書共分為六章,從中華經典誦讀的歷史、現狀到學校經典誦讀的具體實施,再到具體的誦讀技巧都作了具體闡述。本書由曲文軍主編。
中華經典誦讀研究 目錄
**章 中華經典誦讀的歷史
**節 古代的中華經典誦讀教材
一、儒家經典
二、先秦諸子
三、史學經典
四、文學讀本
五、啟蒙讀物
第二節 古代的中華經典誦讀課程
一、古代蒙學課程
二、儒家經典誦讀
三、文學經典誦讀
四、其他經典誦讀
第三節 古代的中華經典誦讀理論
一、先秦兩漢:經典誦讀理論的萌生與奠基期
二、魏晉南北朝:經典誦讀理論的發展期
三、隋唐宋元:經典誦讀理論的成熟期
四、明清:經典誦讀理論的深化總結期
第二章 中華經典誦讀的現狀
**節 中國大陸的經典誦讀課程
一、大陸中華經典誦讀課程的實施背景
二、“課程標準”對經典誦讀課程的保障
三、中華經典誦讀課程的重要載體
四、兒童經典教育——實踐與論爭
第二節 中國臺灣的經典誦讀課程
一、臺灣中華經典誦讀課程的實施背景
二、臺灣課程設置對經典誦讀的導向作用
三、臺灣高等教育中的中華經典誦讀課程
四、臺灣的“兒童讀經教育”活動
第三節 中國港澳的經典誦讀活動
一、香港地區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二、澳門地區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第四節 海外其他地區的經典誦讀活動
一、新加坡的經典誦讀活動
二、馬來西亞的經典誦讀活動
三、韓國的經典誦讀活動
四、美國的經典誦讀活動
第三章 中華經典誦讀課程的論證
**節 中華經典誦讀課程的必要性
一、經典誦讀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必修課
二、經典誦讀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
三、經典誦讀是開發智慧的科學方法
四、經典誦讀是提升語文素養的基本途徑
第二節 中華經典誦讀課程的可行性
一、超越性:中華經典具有超越時空的特性
二、科學性:讀經符合少兒身心發展的需求
三、廣泛性:全社會對經典誦讀的普遍重視
四、普適性:可資借鑒推廣的經典誦讀經驗
第四章 中華經典誦讀課程的基本要素
**節 中華經典誦讀課程的主體與教學目標
一、幼兒養性:奠定純正的品行
二、童蒙養正:學習圣賢的智慧
三、少年養志:樹立遠大的抱負
四、青年養德:完善健全的人格
五、成年養身:歷練完美的人生
第二節 中華經典誦讀課程的主導
一、家長在經典誦讀中的主導作用
二、教師在經典誦讀中的主導作用
三、社會力量在經典誦讀中的主導作用
第三節 中華經典誦讀課程的教學內容
一、幼兒階段誦讀的基本內容
二、童蒙階段誦讀的基本內容
三、少年階段誦讀的基本內容
四、青年階段誦讀的基本內容
五、成年階段誦讀的基本內容
第五章 學校經典誦讀課程的實施
**節 幼兒園階段的經典誦讀課程
一、幼兒園經典誦讀課程實施的原則
二、幼兒園經典誦讀課程的目標導向
三、幼兒園經典誦讀課程的實施途徑
四、幼兒園經典誦讀課程的考核評價
第二節 小學階段的經典誦讀課程
一、小學經典誦讀課程實施的原則
二、小學經典誦讀課程的目標導向
三、小學經典誦讀課程的實施途徑
四、小學經典誦讀課程的考核評價
第三節 中學階段的經典誦讀課程
一、中學經典誦讀課程實施的原則
二、中學經典誦讀課程的目標導向
三、中學經典誦讀課程的實施途徑
四、中學經典誦讀課程的考核評價
第四節 大學階段的經典誦讀課程
一、大學經典誦讀課程實施的原則
二、大學經典誦讀課程的目標導向
三、大學經典誦讀課程的實施途徑
四、大學經典誦讀課程的考核評價
第六章 經典誦讀的藝術技巧
**節 經典誦讀的準備工作
一、經典誦讀材料的選擇
二、經典誦讀正確的發音
三、經典誦讀文本的理解
四、經典誦讀的深度揣摩
五、經典誦讀的基本訓練
第二節 經典誦讀的語言技巧
一、經典誦讀的停頓技巧
二、經典誦讀的語速技巧
三、經典誦讀的重音技巧
四、經典誦讀的語調技巧
五、經典誦讀的特殊技巧
六、經典誦讀各種技巧的關系
第三節 經典誦讀的臨場設計
一、經典誦讀的面部表情
二、經典誦讀的手勢動作
三、經典誦讀的背景音樂
四、經典誦讀的氣息控制
五、經典誦讀的文體區別
參考文獻
中華經典誦讀研究 相關資料
踏上尋根之旅 探索經典誦讀
——談《中華經典誦讀研究》
喬俊連
近幾年來,“國學”越來越熱,而且走上世界。除了中國,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也都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經典誦讀之風,國內的私塾教育也大有方興未艾之勢。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這與泱泱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有關。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大部分精華都潛藏在經典名著之中,誦讀這些經典,無疑有著非比尋常的有益作用。
從“毒奶粉事件”出現以來,各種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而伴隨食品安全問題相蔓延而來的是各種產品的質量問題,生活中各種假冒偽劣產品肆意猖獗,金錢與利益不斷侵蝕著人們的靈魂,官員的貪污受賄案件也是屢見不鮮。中國近幾年來經濟高速發展,然而有一部分人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出現了嚴重的道德滑坡現象,道德的滑坡又導致人們精神家園的喪失,人生變得虛無,衡量生命的意義和成功的尺度都指向金錢一個維度。這顯然是不正確的。經典誦讀可以使人們重建道德大廈,回歸中華精神家園。
日本作家江本勝所著的《水知道答案》讓一心想要探索精神世界的人們為之驚訝。連水都有自己的心情,你對著它笑,它就會對你“笑”,你對它說感激或感謝的話,它的結晶就會美麗剔透;如果你對它說難聽甚至惡毒的話,它的結晶就會變得丑陋、沒有規則。人體內的水分能占到體重的60%-70%,想讓自己的身體聽到什么樣的話語或接受什么樣的思想就不難判斷了。如果你每天都生活在爾虞我詐、斤斤計較或機關算盡之中,可想而知你體內的水分會變成什么模樣。大膽地猜測一下,那些癌癥等惡疾大概也是由此而來。如果你每天都積極向上,與人為善,那將會是另一番景象了。而經典誦讀就有一種奇效,它可以讓自己的身體聆聽圣人的話語,受到良好的熏陶,那么長此以往,身心健康就不言而喻了。
回想歷史上多少名人名家都是從小誦讀經典的表率。經典中的微言大義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用心,甚至用一生去參透的。經典中的許多話語也是指導我們為人處世的準則。作為一名中國人,不去誦讀中華經典,是一件憾事。
經典有哪些?經典如何誦讀?曲文軍教授主編的這本《中華經典誦讀研究》會給我們答案。經典誦讀就要從娃娃抓起,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乃至大學,甚至我們成年人都應該去誦讀經典。“四書五經”等經典名著不應束之高閣,它們應該走進我們的心里,溶入我們的血液。“四書五經”等經典名著支撐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在塑造中國人格、規范中華兒女行為方面無疑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們被人們世代奉為經典正是它們的價值使然。
也許有人會抨擊說,這不是否認中國現代教育嗎?當然不是。現代教育中我們要學習的科學文化知識當然要學習,中國的經典一樣需要誦讀,它們是不矛盾的,是相輔相成的。也許還有人會抨擊說,經典里有那么多糟粕和過時的東西,誦讀經典不是讓人變得古板而不切實際嗎?不可否認,“四書五經”“二十四史”等經典名著里面隱含著很多糟粕,有一些封建社會的狹隘思想,但它們揭示的大部分思想都是超越時間而具有普適價值的。經典體現出的人生智慧和主流價值觀,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以其豐富性、深刻性和普適性等特點,具有超越時空的永恒價值。我們去粗取精,汲取營養,就會受益匪淺。
然而,自從民國元年(1912年)元月十九日,第一任教育總長蔡元培頒布“小學堂讀經科一律廢止” 的政令以來, 經典誦讀開始被忽略甚至被廢棄。100多年來,人們對經典文化的漠視造成了嚴重的后果,致使國人大多對國學知之甚少,學生文化修養缺失、文化信心不足、文化特點缺乏、文化基礎薄弱。當下國人的情況是:比起經典詩詞,了解更多的是美國大片;比起諸子百家,知道更多的要數電影明星和歌壇新秀。當代青少年對圣誕節趨之若鶩,卻往往不知道端午節的來歷;一個大學里的優等生,能輕松背出一萬個英語單詞,但對《論語》《老子》等中國經典著作知之甚少。很多學生不僅不讀經典著作,甚至連快餐書籍也懶得讀。調查顯示,我國公民一年的書籍閱讀量是每人0.7本,而韓國是7本,日本是40本,俄羅斯是55本。與日本、俄羅斯相比,當下中國人的閱讀量真是少得可憐。
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一個不懂得繼承傳統文化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民族。開展中華經典誦讀,對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對個人來說,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有利于完善道德品質,提高文化修養,增長才干和智慧。對家庭來說,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有利于家庭美德的養成,有利于孩子的心智健康,有利于構建和諧幸福的家庭。對學校來說,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有利于學校增強文化底蘊,有利于形成和諧進取的工作局面,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利于學校形成獨特的競爭力。站在中華民族振興的高度講,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德育工程,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育工程,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工程。由此可見,無論對個人、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來說,開展經典誦讀都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經典是中華文化的根基,重新誦讀經典,無疑是踏上尋根之旅。誦讀經典,讓中華兒女回歸中華精神的家園,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活得踏實、有意義,不去蠅營狗茍、貪一己私利,不去坑蒙拐騙、得一時富足。經濟發展讓很多中國人成為了物質貴族,精神上的空虛卻無法用金錢和物質來彌補,而經典誦讀則可以讓所有中國人成為精神貴族,真正找到中國人的精神命脈,讓每一個中國人都充滿著精、氣、神,讓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變得不再遙遠。
中華經典誦讀研究 作者簡介
曲文軍,1982年1月大學畢業后任臨沂教育學院中文系教師、中文系秘書。1988年以后歷任臨沂教育學院中文系副主任、科研處副主任兼學報副主編、科研處主任兼學報主編。1999年晉升教授職稱。2000年任臨沂師范學院科研處副處長、2002年兼臨沂師范學院柳清河校區管委會主任。2003年任學報編輯部主任、主編。現任臨沂大學沂蒙文化研究院院長。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