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顏真卿顏氏家廟碑-中國歷代碑帖選字臨本-(一)-第二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023487
- 條形碼:9787548023487 ; 978-7-5480-2348-7
- 裝幀:盒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顏真卿顏氏家廟碑-中國歷代碑帖選字臨本-(一)-第二輯 本書特色
全稱唐故通議大夫行薛王友柱國贈秘書少監國子祭酒太子少保顏君碑銘,系顏真卿為其父顏惟貞刊立。建中元年(七八。》六月撰文,十月又撰書穴碑后記事,時年七十二歲。當時正是顏真卿躊躇滿志之時,書法風棱秀出、精彩紛呈,為顏真卿晚年書法藝術的代表作,與李陽冰篆額,世稱『雙璧』。此碑首行下刻有宋太平興國七年(九八二年》八月二十九日重立時李準跋文。據跋文記,此碑經唐室離亂,倒臥于郊野塵土之中,至北宋太平興國七年李延襲發現后,才移入府城孔廟內。據校碑隨筆等書記載,碑文第三行『祠堂』之『祠』字鉤筆,惟宋拓本完好,明時已鑿粗。如r李陽冰篆額乙之『陽乙字第三撇未損,『冰乙字完好, 『額乙字右『頁乙直筆未損,則是宋拓『祠』字完好本中的上品。此碑至今雖然完好,然由于歷來傳拓過多,字口漸變,風神已差。
顏真卿顏氏家廟碑-中國歷代碑帖選字臨本-(一)-第二輯 內容簡介
全稱唐故通議大夫行薛王友柱國贈秘書少監國子祭酒太子少保顏君碑銘,系顏真卿為其父顏惟貞刊立。建中元年(七八。》六月撰文,十月又撰書穴碑后記事,時年七十二歲。當時正是顏真卿躊躇滿志之時,書法風棱秀出、精彩紛呈,為顏真卿晚年書法藝術的代表作,與李陽冰篆額,世稱『雙璧』。此碑首行下刻有宋太平興國七年(九八二年》八月二十九日重立時李準跋文。據跋文記,此碑經唐室離亂,倒臥于郊野塵土之中,至北宋太平興國七年李延襲發現后,才移入府城孔廟內。據校碑隨筆等書記載,碑文第三行『祠堂』之『祠』字鉤筆,惟宋拓本完好,明時已鑿粗。如r李陽冰篆額乙之『陽乙字第三撇未損,『冰乙字完好, 『額乙字右『頁乙直筆未損,則是宋拓『祠』字完好本中的上品。此碑至今雖然完好,然由于歷來傳拓過多,字口漸變,風神已差。
顏真卿顏氏家廟碑-中國歷代碑帖選字臨本-(一)-第二輯 節選
江西美術出版社編著的《顏真卿顏氏家廟碑(1)(精)》全稱唐故通議大夫行薛王友柱國贈秘書少監國子祭酒太子少保顏君碑銘,系顏真卿為其父顏惟貞刊立。建中元年(七八。》六月撰文,十月又撰書穴碑后記事,時年七十二歲。當時正是顏真卿躊躇滿志之時,書法風棱秀出、精彩紛呈,為顏真卿晚年書法藝術的代表作,與李陽冰篆額,世稱『雙璧』。此碑首行下刻有宋太平興國七年(九八二年》八月二十九日重立時李準跋文。據跋文記,此碑經唐室離亂,倒臥于郊野塵土之中,至北宋太平興國七年李延襲發現后,才移入府城孔廟內。據校碑隨筆等書記載,碑文第三行『祠堂』之『祠』字鉤筆,惟宋拓本完好,明時已鑿粗。如r李陽冰篆額乙之『陽乙字第三撇未損,『冰乙字完好, 『額乙字右『頁乙直筆未損,則是宋拓『祠』字完好本中的上品。此碑至今雖然完好,然由于歷來傳拓過多,字口漸變,風神已差。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