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柳公權金剛經-中國歷代碑帖選字臨本-(一)-第二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023524
- 條形碼:9787548023524 ; 978-7-5480-235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柳公權金剛經-中國歷代碑帖選字臨本-(一)-第二輯 本書特色
江西美術出版社編著的《柳公權金剛經(1)(精)》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刻于唐長慶四年(八二四)四月,系柳公權四十七歲時所作,為右街僧錄準公書。原石早佚,一九0八年在敦煌石窟發現唐拓孤本,一字未損,現藏法國巴黎博物院。此碑為柳公權早期作品,字雖不大但用筆靈巧勁健,雖多有與顏書同法之處,但明顯地摒棄了蠶頭雁尾的用筆之法,而多融入魏晉及初唐楷意,并摻之以北碑的骨力洞達,故初觀此碑似覺平常,頗有劍拔弩張之勢,然細察之則一招一式頗富變化,方勁整飭中寓清靈通秀之氣,其一點一圄.一如刀斫般齊整,干脆利落,節奏明快,極富動感。故而人們將柳體的特征概括為.精于點畫謹于間架、法度森嚴而富宙堂氣象。于此碑可見一斑。
柳公權金剛經-中國歷代碑帖選字臨本-(一)-第二輯 內容簡介
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刻于唐長慶四年(八二四)四月,系柳公權四十七歲時所作,為右街僧錄準公書。原石早佚,一九0八年在敦煌石窟發現唐拓孤本,一字未損,現藏法國巴黎博物院。此碑為柳公權早期作品,字雖不大但用筆靈巧勁健,雖多有與顏書同法之處,但明顯地摒棄了蠶頭雁尾的用筆之法,而多融入魏晉及初唐楷意,并摻之以北碑的骨力洞達,故初觀此碑似覺平常,頗有劍拔弩張之勢,然細察之則一招一式頗富變化,方勁整飭中寓清靈通秀之氣,其一點一圄.一如刀斫般齊整,干脆利落,節奏明快,極富動感。故而人們將柳體的特征概括為.精于點畫謹于間架、法度森嚴而富宙堂氣象。于此碑可見一斑。
柳公權金剛經-中國歷代碑帖選字臨本-(一)-第二輯 節選
江西美術出版社編著的《柳公權金剛經(1)(精)》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刻于唐長慶四年(八二四)四月,系柳公權四十七歲時所作,為右街僧錄準公書。原石早佚,一九0八年在敦煌石窟發現唐拓孤本,一字未損,現藏法國巴黎博物院。此碑為柳公權早期作品,字雖不大但用筆靈巧勁健,雖多有與顏書同法之處,但明顯地摒棄了蠶頭雁尾的用筆之法,而多融入魏晉及初唐楷意,并摻之以北碑的骨力洞達,故初觀此碑似覺平常,頗有劍拔弩張之勢,然細察之則一招一式頗富變化,方勁整飭中寓清靈通秀之氣,其一點一圄.一如刀斫般齊整,干脆利落,節奏明快,極富動感。故而人們將柳體的特征概括為.精于點畫謹于間架、法度森嚴而富宙堂氣象。于此碑可見一斑。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