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讓孩子不上火 不發炎 發育好
-
>
孩子必看的世界經典寓言故事100
-
>
協和懷孕大百科
-
>
張素芳小兒推拿技法圖譜/漢竹
-
>
從小讀到大
-
>
一學就會的宋氏小兒推拿
-
>
DK新一代嬰幼兒護理養育大全
張思榮談育兒那點事兒-專家解惑0-6歲育兒難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707702
- 條形碼:9787512707702 ; 978-7-5127-077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張思榮談育兒那點事兒-專家解惑0-6歲育兒難題 本書特色
繼《張思萊育兒手記》之后,張思萊醫師的又一原創力作。張醫師每天都在線回答網友們的問題,她*了解父母們的需求,是廣大網友媽媽們信賴的專家朋友,本書是《張思萊育兒手記》的理論篇,為新手父母提供*前沿的、適合中國孩子的育兒理念,解讀育兒難題,幫助新手父母走出育兒誤區。
張思榮談育兒那點事兒-專家解惑0-6歲育兒難題 內容簡介
張思萊醫師針對目前比較熱點的育兒話題與讀者進行探討,從嬰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出發,為新手父母解開育兒難題,告訴年輕的父母怎樣才能科學、安全地養育自己的孩子。張教授語言犀利、言簡意賅,將育兒理念深入淺出的傳授給廣大讀者,作為《張思萊育兒手記》的理論篇,是不可多得的一部育兒原創圖書。 書中熱點話題:“孩子發燒了怎么辦”“如何進行物理降溫”“如何正確認識預防接種”“嬰幼兒是需要補鈣還是需要補充維生素d”“嬰幼兒有沒有必要進行微量元素檢測”“正確認識早期教育和親子班”“孩子認漢字的*佳年齡”“隔代教育也能教出好孩子”……
張思榮談育兒那點事兒-專家解惑0-6歲育兒難題 目錄
養 育 篇
發熱及發熱恐懼癥
對發熱的恐懼主要源于對發熱缺乏正確的認識。對發熱的過度處理影響孩子免疫力的生成。
物理降溫操作中的對與錯
退熱措施必須符合發熱的病理、生理機制。酒精擦浴不可取。
寶寶發熱該看中醫還是西醫
中醫、西醫各有所長,不能互相排斥,而應取長補短。盲目捂汗和過度輸液均不可取。
靜脈輸液治療的是與非
過度進行靜脈輸液治療不僅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巨大的、長遠的傷害,還會給孩子帶來心理的創傷。
如何提高免疫力——談嬰幼兒免疫力種種
免疫力是在機體與各種致病因子不斷斗爭的過程中形成并逐漸加強的,嬰幼兒階段容易生病是很正常的,沒必要過于緊張。
如何正確認識預防接種
人必須同時具備兩種免疫能力——非特異性免疫能力和特異性免疫力,才能真正做到少生病或者使患病的程度減輕。
嬰幼兒是需要補鈣還是需要補充維生素d
家長和一部分醫務人員所說的“缺鈣”,實質是維生素d的缺乏。無論是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出生后不久即應開始補充維生素d。
嬰幼兒沒有必要進行微量元素檢查
目前,國際上對于微量元素的檢測并沒有一個準確、統一的標準,微量元素檢測不應成為兒童的常規體檢項目。
鋅劑是治療藥物不是保健品
過多地補充鋅劑不但人體無法吸收,還會影響鐵、鈣、銅等元素的吸收。食物是鋅的*佳來源,我不認可通過補充鋅劑來滿足孩子對鋅的需求。
益生菌不能濫用
益生菌不是保健藥物,更不是萬能藥。生長發育中的身體健康的孩子,完全沒有必要額外補充益生菌。
漫談嬰幼兒睡眠問題
如果家長了解孩子睡眠發生的機理,就會清楚自己應該如何對待孩子睡眠出現的問題,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不要把食物不耐受誤認為是食物過敏
食物不耐受與過敏同為變態反應,但發病機理并不相同。食物不耐受有時效性,而食物過敏則可能是終生的。
如何看待紙尿褲的利與弊
只要正確使用,紙尿褲是不會影響寶寶的腿型、走路姿勢和生殖器官的發育的。但我建議,還是紙尿褲和傳統的布尿布交替使用*好。
爭論不休的如廁訓練
兒科醫生,尤其是行為兒科學的醫生認為,在嬰兒期就應該進行大小便學習和如廁訓練,爭取2歲至2歲半完成。
胎教是“教”胎兒還是“教”孕婦
胎教就是保證孕婦能夠順利地渡過孕產期所采取的精神、飲食、環境、勞逸等方面的保健措施,胎教沒有教育學的意義,更談不上是隸屬于早教的內容。
母乳喂養與配方奶喂養并不矛盾
母乳喂養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僅僅只是一種喂養孩子的方式。對于不能接受母乳喂養的或者母乳喂養不能獲得滿足的孩子有權獲得除母乳以外、其營養配方能夠接近母乳的代乳品。
早 教 篇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是蠱惑人心的口號
在人生的賽場上,任何時候起跑都不算晚。早期教育必須要根據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育特點來進行,任何超前或滯后的教育都是不可取的。
正確認識早期教育和親子班
在早期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極其重要的,是其他任何教育不可替代的。親子班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是家庭教育的補充。
談談我對小嬰兒游泳訓練的看法
“游泳”確實可促進小嬰兒的生長發育,但家長必須高度關注“游戲”場所和設備的安全性,否則容易埋下交叉感染疾病和意外傷害嬰兒生命安全的隱患。
不能拿孩子的一生去賭明天
當你決定要生育自己的孩子時,就要做好為孩子負責的心理準備。養育孩子不能照搬別人的經驗,而應通過細心觀察,總結出一套解決自己孩子問題的辦法來。
孩子認漢字的*佳年齡
3~6歲是孩子認字的*佳年齡,父母應幫助孩子通過閱讀和游戲自然而然地學習認字,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促進其認知水平的提高。
孩子應該幾歲開始學習外語
腦科專家認為,3~12歲是孩子學習外語的*佳時期。超過這個時期,母語保護系統的阻力就會加大,學習起來就困難了。
是家長想得太復雜,還是孩子真的變壞了
學齡前孩子之間的愛,是小朋友之間有好感的一種表示,不是愛情中的“愛”。
當孩子與人發生爭執時
理性分析孩子之間發生爭執的原因,適時對孩子進行物權和分享教育,提高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
看浮躁的社會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社會上所宣揚的階段觀嚴重地影響了這一代的孩子們,孩子們不再追求人性中的真善美,而是自覺不自覺地逐漸演變成一個自私、虛偽的既得利益者。
教育應該尊重男孩、女孩之間的差別
我們既要正視男孩和女孩之間存在的差別,也要清楚地認識到:社會習俗、家庭和學校教育的影響也會擴大或縮小這些差別。
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嗎
“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的教育理念是封建思想的育兒觀,在當今時代應該堅決摒棄。
隔代教育也能教出好孩子
簡單地認為隔代教育對幼兒的個性發展會有負面影響是不正確的,隔代教育也能教出好孩子。
挫折教育是獨二代的必修課
對嬰幼兒進行挫折教育,逐步提高其對挫折的承受能力,有利于培養嬰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品行,為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附錄
張思榮談育兒那點事兒-專家解惑0-6歲育兒難題 節選
繼《張思萊育兒手記》之后,張思萊醫師的又一原創力作。張醫師每天都在線回答網友們的問題,她*了解父母們的需求,是廣大網友媽媽們信賴的專家朋友,本書是《張思萊育兒手記》的理論篇,為新手父母提供*前沿的、適合中國孩子的育兒理念,解讀育兒難題,幫助新手父母走出育兒誤區。
張思榮談育兒那點事兒-專家解惑0-6歲育兒難題 作者簡介
張思萊,原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主任、主任醫師,中西醫結合學會北京兒科分會副組委兼秘書,衛生部啟動的“兒童早期綜合發展項目”的國家級專家,擅長新生兒專業、兒童保健、兒童疾病治療以及兒科中西醫結合治療等。她畢業于北京第二醫學院兒科系,在嬰幼兒早期教育及心理學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主要著作包括:《您育兒的方法正確嗎》《從新手到育兒專家》《育兒路上答疑解惑》等。 從1998年開始,張思萊醫師就經常作為嘉賓被邀請參加電臺、電視臺養育類節目的錄制,如中央電視臺青少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等。同時,張醫師還是眾多孕育類雜志的專家顧問,為雜志撰寫文章或開設專題問答,如《媽媽寶寶》等。 張醫師是國內最早的在線咨詢專家之一,現為新浪網親子中心網等多家網站的專家顧問,是深受眾多爸爸媽媽信賴的育兒專家。從2000年初至今,張醫師在育兒咨詢的第一線已經整整工作14年了,回答了成千上萬位家長的提問和咨詢。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