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慶歷學術與歐陽修散文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93798
- 條形碼:9787100093798 ; 978-7-100-09379-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慶歷學術與歐陽修散文 內容簡介
《慶歷學術與歐陽修散文》以“慶歷學術”為大背景考查它與歐陽修散文理論以及散文創作之間的互動,力求找出它們之間或隱或顯的關聯,進一步闡釋歐陽修散文理論、散文風格等形成的根本原因。歐陽修是當時公認的學壇領袖,他在文學、經學、金石學、史學、目錄學和譜牒學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他位高權重的身份更增添了他的社會影響力。歐陽修以其獨特而相對進步的學術理念和卓而不群的散文創作實績,一直處在學術與散文互動模式的“中心”位置,影響著慶歷學術研究理念和散文創作風氣,歐陽修也憑借著兩者之間成功的互動成為中國散文走向輝煌的津梁。
慶歷學術與歐陽修散文 目錄
緒 論
**節 歐陽修散文研究述略
第二節 北宋學術轉型與慶歷學術
第三節 慶歷學術與歐陽修散文相互影響的可能性
**章 “談經者”的學術思想
**節 胡瑗的疑改傳注和經文
第二節 孫復的經學思想
第三節 石介的學術思想
第二章 “知道者”的學術思想
**節 張載的學術思想
第二節 周敦頤對“成圣之路”的探索
第三節 邵雍的《春秋》學思想
第三章 “能文者”的學術特色
**節 范仲淹的《易》學思想
第二節 劉敞求奇而不詭異的治經特點
第三節 李覯“以人為本”的學術思想
第四節 歐陽修的學術貢獻
第四章 慶歷學術思想向歐陽修散文理論的轉化
**節 歐陽修的“圣賢情結”
第二節 經世致用,以人為本
第三節 復古宗經
第四節 懷疑經傳,開創新風
第五節 論“道”與論“文”
第五章 慶歷學術與歐陽修散文創作的互動
**節 “簡而有法”的寫作追求及其影響
第二節 紆徐委備的文章風格
第三節 含蓄多情的散文風格
第四節 妙麗古雅的虛字運用
第五節 歐陽修對文體創新的貢獻及其文學史意義
第六節 文學的工具化與學術的文學化
第六章 慶歷學術與歐陽修散文互動的影響
**節 歐陽修在學術一散文互動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節 學術轉型對士人文化心態的影響
第三節 歐陽修散文的局限性
結 語
參考文獻
慶歷學術與歐陽修散文 節選
劉越峰著的《慶歷學術與歐陽修散文》以“慶歷學術”為大背景考查它與歐陽修散文理論以及散文創作之間的互動,力求找出它們之間或隱或顯的關聯,進一步闡釋歐陽修散文理論、散文風格等形成的根本原因。歐陽修是當時公認的學壇領袖,他在文學、經學、金石學、史學、目錄學和譜牒學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他位高權重的身份更增添了他的社會影響力。歐陽修以其獨特而相對進步的學術理念和卓而不群的散文創作實績,一直處在學術與散文互動模式的“中心”位置,影響著慶歷學術研究理念和散文創作風氣,歐陽修也憑借著兩者之間成功的互動成為中國散文走向輝煌的津梁。
慶歷學術與歐陽修散文 作者簡介
劉越峰,四川大學文學博士,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曾發表《孫復春秋學思想探源》、《論李靚“以人為本”的經學思想》等論文。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