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傳統文化與科學教育的互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250803
- 條形碼:9787511250803 ; 978-7-5112-508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傳統文化與科學教育的互動研究 本書特色
《中國傳統文化與科學教育的互動研究》中涉及幾個核心概念:文化、科學、科學教育、科學文化,這幾個概念看似非常通俗,而且是出現較頻繁的、專業性并不太強的詞匯.但也正因為如此,這四個概念的內涵在當前學術界并不統一,而這些概念的歧義和泛化是造成很多有關論述含混不清的重要原因,因此,明確這幾個概念的含義并且在本書中保持其內涵的一致性,是本書寫作的起點和關鍵。因此有必要在論述它們的關系之前,花費較多筆墨明確這幾個概念。
中國傳統文化與科學教育的互動研究 內容簡介
教育與文化是一個經典的永恒的話題,在教育與文化研究領域存在兩種關系,一是在原有文化傳統中產生的教育內容及其形式,主要體現為教育對文化的傳播,二是在原有文化傳統之外產生的教育內容及形式,這種情形必然會存在教育與文化的互動。而中國的科學教育(主要針對基礎教育中的科學教育)與傳統文化之間就存在著典型的互動。 《中國傳統文化與科學教育的互動研究》首先澄清了文化、科學、科學文化、科學教育等幾個歧義較多的慨念,為后面的論述奠定基礎,然后《中國傳統文化與科學教育的互動研究》從文化視角分析中西科學、科學教育發展中的差異,解讀中國科學教育發展過程中受到的傳統文化制約和對傳統文化的沖擊,提出中國科學教育文化使命的必要性、可行性與實現路徑,從文化學、教育學、社會學視角構建中國科學教育與傳統文化的互動理論。 目錄
中國傳統文化與科學教育的互動研究 目錄
**章 文化、科學、科學教育與科學文化
**節 文化
第二節 科學
第三節 科學文化——科學的深層內涵
第四節 科學教育
第二章 中西科學發展的文化比較
**節 中西方科學發展歷史回顧
第二節 現代科學文化的內涵發展
第三節 李約瑟難題引發的中西科學發展差異之思考
第四節 中西文化源頭與發展比較
第五節 中國傳統文化中科學文化基因欠缺的分析
第三章 中西科學教育發展的文化反思
**節 科學教育的階段劃分
第二節 西方科學教育的萌芽和合法化
第三節 西方科學教育的摸索、搖擺時期
第四節 中國科學教育的萌芽與合法化
第五節 中國科學教育的探索與振蕩
第四章 當代中國科學教育的文化使命
**節 當代中國科學教育的文化使命
第二節 科學教育文化使命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完成科學教育文化使命的層次與途徑
第四節 文化建構導向的科學過程教育
結束語:中國科學文化的發展必然是一個艱難而曲折的過程
中國傳統文化與科學教育的互動研究 作者簡介
馬勇軍,回族,1969年出生,博士學歷。現任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青島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中國教育學會科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主要從事科學教育、課程與教學論領域的研究。在《課程教材教法》《全球教育展望》《外國教育研究》《中國教育學刊》《外國中小學教育》《高等理科教育》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多篇,著作1部,編著2部,主編教材2部。曾榮獲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成果三等獎、“宋慶齡青少年發明創造”全國優秀園丁獎和青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張笑梅 女,1968年出生,教育碩士,現就職干青島大學圖書館,曾在高校擔任《大學語文》《普通話》《公文寫作》等課程,主要從事文化學、語文教育學研究,參與多項省部級課題研究,研究成果多次在省市獲獎。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