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利他-對話稻盛和夫-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064958
- 條形碼:9787506064958 ; 978-7-5060-649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利他-對話稻盛和夫-六 本書特色
“對話稻盛和夫系列”是稻盛和夫“活法系列”的延續,本書為“對話稻盛和夫”系列之六,以2011年3月日本東北大地震為背景,關于如何面對災難與挫折,如何在亂世中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如何在逆境中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兩位作者均曾剃度出家,瀨戶內女士本為作家,稻盛先生創建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這樣兩位人生閱歷截然不同的佛教人士,共同探討如何鼓起“利他”的勇氣,如何問心無愧的生存。
利他-對話稻盛和夫-六 內容簡介
從孔融讓梨開始,我們就被教育要“利他”,而如今“利他”卻變得需要勇氣。無法改變社會,又不想違背自己做人的原則,我們究竟該如何堅定向前的決心?身處這樣的社會,面對金錢,面對災難,面對生老病死,我們該如何生存?稻盛和夫對話92歲的資深佛教人士,為您一一作答。
利他-對話稻盛和夫-六 目錄
前言 /00
**章遭遇大地震 /00
鼓起勇氣,就在當下
擺脫“千年一遇”災難的途徑在“因病臥床”的半年中所得的感悟 /00
與二戰結束時的經歷一樣,堅強的信念讓我們戰勝逆境 /0
我對日本東北地區民眾的頑強充滿信心 /0
感覺好像挨了上天一巴掌 /0
時刻銘記“人的想象力存在著局限性” /0第二章反論的人生觀 /0
為什么好人多磨難?
任何惡世都終將改變“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 /0
“代受苦”罹難者為我們承受了痛苦 /0
與其因負債自殺,不如干脆“不負責地賴賬” /0
先逝者承擔著對于幸存者的義務 /0
學習當年戰爭孤兒“搶奪精神”中的生存活力 /0
“生生流轉”與“諸行無常”在絕望中重振的智慧 /0第三章震災后的人生態度 /0
“利他”勸言
為了“他人的幸福”而活著令人感動的堅持筆錄震災罹難者姓名的女士的身影 /0
總會有人主動向身陷困境的人伸出援手 /0
“得失算計”和“利己主義”是社會惡源 /0
一個從不謀利的宗教團體為何能夠不斷興建廟宇 /0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那些“看不見的存在” /0
忘掉自己、利益他人“忘己利他”的教誨 /0
“地獄”與“天堂”的差別微乎其微 /0
“發出聲音”、“為了他人”、“大家共同”進行祈禱 /0
“微笑的力量”悲顏帶來不幸,笑顏引來幸福 /0第四章新日本人論 /0
改變日本,就在當下
致已經忘記“少欲知足”和“慈悲”的日本人非常時期應該遵循非常時期的行事規則 /0
“九十年”生涯中沒有比現在更奢侈的時代 /0
現在需要“忍辱”的精神 /0
從未見過像現在這樣人心陰暗又險惡的時代 /0
刻薄待人只會令自己受苦 /
“母愛”是釋迦牟尼佛“慈悲”的典范 /
不依靠政府的子女津貼,要憑自己的力量養育孩子 /
“為何不能殺人”這樣的問題根本就不需要理由 /
應該讓孩子面對“家人的離世” /第五章“利他”的實踐 /
人為何“勞動”
通過“利他奉獻”提高心性只要全身心投入,再厭惡的工作也終會產生熱情 /
以忘掉自己年齡的熱情沉浸于工作中 /
廢寢忘食的工作,可以匹敵出家人的修行 /
為什么會在“七十八歲”時“無償”擔任日航會長 /
使公司改變的不是“技術”,而是員工的“心” /
消除精英意識壁壘的“一千日元會費”的聯誼會 /
只要一名員工“覺醒”,便能夠喚醒更多的身邊人 /
商業決策也應該以“為人之道”為基本原則 /
員工們不再盲從員工手冊,開始學會在工作中開動腦筋 /第六章生死之間 /
關于“天壽”與“來世”
如何與“生老病死”這四苦打交道正是因為“諸行無常”,所以災后日本將會迎來好運 /
“年紀越大活得越辛苦……”過于長壽的日本人 /
利他-對話稻盛和夫-六 節選
“利他”為稻盛先生人生哲學的中心理念,本書以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為背景,與日本知名佛教人士瀨戶內女士共同探討了人所必需的精神狀態,闡述了“利他”的實際意義。
利他-對話稻盛和夫-六 作者簡介
[日] 瀨戶內寂聽 1925年生于日本德島。作家,僧人。1957年憑借作品《女子大學生曲愛玲》獲得日本新潮社同人雜志獎。1961年的《田村俊子》獲得田村俊子獎。1963年的《夏之末》獲得女流文學獎。1973年在日本巖手縣的中尊寺剃度出家。1987開始年就任天臺寺住持(2005年以后名譽住持)。1992年的《問花》獲得谷崎潤一郎獎。1996年的《白道》獲得藝術選獎文部大臣獎。1998年完成《現代語譯 源氏物語》。2001年憑借《場所》獲得野間文藝獎。2006年獲得文化勛章,國際諾尼諾獎。2008年獲坂口安吾獎。其他還著有:《花芯》、《美存在于失調》、《寂聽晴空說法》、《秘花》、《奇緣曼陀羅》、《寂聽街頭說法》、《風景》、《活到最后》等眾多作品。 [日] 稻盛和夫 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兒島,1955年畢業于鹿兒島大學工學部。1959年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在的京瓷公司)。1984年創辦第二電電株式會社(現名KDDI,目前在日本為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這兩家公司都進入了世界500強。日本四大“經營之圣”之一。事業成功之余,稻盛和夫在1984年創立“稻盛財團”,同年創設“京都賞”,以表彰對人類社會發展具有卓越貢獻的人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