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濟南名士評傳:古代卷 本書特色
該書共47萬多字,80多幅插圖,分為上下兩編。上編介紹濟南本籍名士38位,下編介紹客籍名士19位。書中所收名士,自龍山文化時期的大舜起,至清朝末年的劉鶚止,除了為數眾多的文化名人如李清照、辛棄疾之外,也包括治世名君和賢臣名相如大舜、王莽、房玄齡等。
濟南名士評傳:古代卷 內容簡介
本書分上、下兩編,上編為濟南本籍名士評傳,下編介紹部分客籍名士與濟南有關的事跡。
濟南名士評傳:古代卷 目錄
濟南名士評傳:古代卷 節選
凡是到過濟南的人,都有這樣一個種感覺:濟南是一個文化底蘊十分豐厚的城市,——豐厚得讓人一眼看不到底。濟南之所以文化底蘊如此豐厚,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這里曾誕生過和容納過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對這些歷史文化名人做一點深入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礎上,再深入淺出地向讀者做一些介紹,這就是我們編寫本書的初衷。 本書編為濟南本籍名士評傳,下編介紹部分客籍名士與濟南有關的事跡。傳主以生年先后排序,生年不詳者,依其行跡或時代背景,列于適當位置。 本書文稿中引用了大量古代文獻、古詩人,受篇幅所限,書中對這些引文沒有——加注,有些讀者閱讀時可能會有一定困難,對此我們謹表示抱歉。 本書在編寫中,各撰稿人參考了許多專家學者的已發表成果。對此,我們表示衷心感謝。
濟南名士評傳:古代卷 相關資料
書摘 王莽回到京城一年多,哀帝就病死了。哀帝無子,而傅太后和丁姬早巳去世。所以,這時在朝廷里最有威望的人物,就只剩下太皇太后王政君了。哀帝臨終前把象征皇權的印璽交給了董賢,王政君早已探得消息,于是她親自趕往未央宮收取印璽,又派使者飛馬急召王莽。她命令尚書:所有調動軍隊的各種符節、朝廷各部門的稟奏事宜、宮廷大小太監以及期門兵(皇帝的親兵),皆由王莽統轄。王莽亦機敏之人,他一面迅速動身趕往朝廷,一面讓使者飛馬先于自己傳遞報告:大司馬董賢年少,不合眾心,應予免職。董賢涉世未深,受不了這種突如其采的強大政治壓力,自殺身亡。于是王政君拜王莽為大司馬,以成帝侄(哀帝堂弟)劉衍即位,是為漢平帝,時年9歲。王政君臨朝稱制,代行皇權,而她又把朝政委托王莽處理。 然而,哀帝外戚傅家和丁家的勢力并沒有隨著哀帝的死而消失,王莽對受哀帝外戚排擠而被“遣就國”的事,記憶猶新。為鞏固王氏家族勢力,王莽就以孔光、王舜、甄豐、甄邯等人作為幫手,對傅太后的傅氏家族、丁姬的丁氏家族、董賢的董氏家族的親屬分別罷官、免爵和流放。與此同時,王莽又開始了對親族的治理。紅陽侯王立是王莽的叔父、王政君的弟弟。王莽以其犯有受賄等罪而把他“遣就國”,以示天下。 這時越裳氏(生活在南疆的少數民族名)進獻了白雉。王政君就于元始元年(1年)正月下詔:“以白雉薦宗廟”。據《孝經緯》:“周成王時,越裳獻白雉”以示臣服。這是周公攝政的結果。于是群臣就把王莽與周公相媲美,并上奏要求為王莽增加封爵,以順天意。王莽推辭,并提名孔光、王舜、甄豐、甄邯四人應受封賞。大家互相謙讓之后,王政君對孔光等四人加官進爵,又拜王莽為太傅,賜號“安漢公”,加封二千八百戶,并規定封爵是世襲的。王莽接受了官位和賜號,卻辭謝了增加封地和世襲爵位這兩項賞賜,說是“愿須百姓家給,然后加賞”(希望等到百姓們都富足了,然后給予這樣的賞賜)。王政君認為王莽在政治上已經較為成熟了,就把對地方官吏的任免權交給了他。 早在哀帝時期,傅家、丁家生活豪奢,助長了鋪張浪費的風氣。為此,王莽與王政君提倡節儉,節衣縮食。王莽又出錢百萬、獻田三十頃,以救助貧民。每逢發生水旱災害,王莽就只吃素食,不用酒肉;而每當豐收年景,王政君就勸王莽吃葷,希望他“愛身為國”。就這樣,王莽與王政君相互配合,從提倡節儉人手,逐漸贏得了天下人心。 元始三年(3年),朝廷開始為漢平帝考慮婚姻
濟南名士評傳:古代卷 作者簡介
濟南社科院科研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共完成總字數326萬字。其中正式出版著作9部:《創造新的輝煌》50萬字;《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濟南》53萬字;《毛澤東詩詞美學漫步》20萬字;《鄧小平理論與濟南市改革實踐》(國企改革卷)30萬字;《現代文化創新論》35萬字;《濟南市個體私營經濟研究》16萬字;《紅樓夢校注》15萬字;《宋詞精選》21萬字;《戰國策評注》5萬字。論文、調研報告95篇,64萬字;學術綜述文章21篇,17萬字。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