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老北京那些事兒-3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402772
- 條形碼:9787515402772 ; 978-7-5154-027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北京那些事兒-3 本書特色
本書旨在為正在失去的老北京留下鮮活記憶:踩高蹺、貼門神,寄托著老北京*生動的生活樂趣;鋦匠、染坊、日雜挑子,串起老百姓樸素的歲歲年年;牛頭肉、二鍋頭,蘊含著老北京的老禮兒老習俗;編席子、采野菜、拉冰床,是再也見不到的困苦;穿“的確良”、戴“羊剪絨”,野營拉練、看露天電影,是新時代的新時髦。這里的每一個細節都展示了老北京曾經輝煌的市井文化,再現了老北京難以復原的精神遺產。
老北京那些事兒-3 內容簡介
老北京那些事兒(3)秉承“老北京”系列的京味兒,詩文畫三位一體。詼諧、逗樂、風趣、自然,把老北京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像聊天一樣,說給您聽……
老北京那些事兒-3 目錄
**篇 少時趣事
文武警衛——家家恭請門神爺
高人一等——踩高蹺的趣事
席卷天下——蘆葦利用得五花八門
吆喝無聲——甭拿幌子唬人
拾荒撿樂——童年間的趣味荒唐事兒
寵貓趣話——枉自存有命九條
郊練腳板——高歌一路的野營拉練
百年好合——那個年代的婚事兒
夢想翅膀——早年的少年之家
“英雄”情結——鋼筆當家的日子
第二篇 食之舊事
野菜填腹——度饑荒的日子
京酒文話——變幻中的老禮兒老習俗
饕餮食話——閑說身邊兒天大的話題
紙糊小柜——糖鑼兒響處孩子來
牛頭馬面——賣牛頭肉的獨輪車
第三篇 舊京行當
兌米換盆——曾風行一時的地下交易
畫里畫外——書畫大棚的今昔演變
鋦合破碎——金剛鉆攬的瓷器活兒
瓢聲起落——日雜挑子的興衰
染舊如新——染坊生意的興衰
人身驢面——扮裝活驢的街頭滑稽
萬縷梳緣——木梳買賣的前街后巷
床飛冰河——冰面上的運輸工具
蓋鍋而論——小心翼翼的沙鍋挑子
金融交易——舊京街頭的“兌換銀元”
青煙縈繞——煙販兒游走街肆中
舳艫蔽水——早年的河湖水運
琢磨鏤刻——雕龍鏨鳳話石匠
攏聚人氣——把玩核桃的那些閑事兒
第四篇 新式物件
插隊苦樂——閑嘮京郊落戶的日子
的確很良——穿衣隨著時代走
煤球爐子——吃飯取暖當家爺
學農體驗——京郊農田當課堂
眾腿難調——平常人家的擺設
頂天立地——閑聊戴帽穿鞋的那些往事
獨自行車——早年的“寶馬”萬能車
家有銀屏——提提早先電視那些事兒
京畿鴻雁——親情牽掛是如此傳遞的
影下乾坤——露天電影那些事兒
后記
老北京那些事兒-3 作者簡介
著者劉輝,地道的北京人,喜好京味兒文學創作,常年筆耕不輟,大量詩歌、散文、雜文見于報刊等媒體。繪者孫善郁(善若水)生長于北京,自幼酷愛繪畫藝術。師從石奇、霍春陽等名家研習國畫。長期鉆研北京胡同文化,探討多種形式以表現即將消失的京城痕跡,獨具一格且形態豐富的京味兒畫作受到業內人士關注。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