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說武當秘技系列:武當密傳短棍
-
>
國際象棋入門 修訂本
-
>
西北八門拳技蹤述
-
>
健身氣功圖解:八段錦 五禽戲 易筋經 六字訣
-
>
實用武術擒拿訓練教程:擒拿解脫和反擒拿
-
>
武當流通門技擊闡秘
-
>
武當流通門武功闡秘
李小龍技擊法:the complete edition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16914
- 條形碼:9787550216914 ; 978-7-5502-169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李小龍技擊法:the complete edition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代功夫之王李小龍的存世遺稿,由李小龍遺孀琳達女士和《黑帶》雜志創始人水戶上原整理而成,凝聚了李小龍畢生的武學精要。全書共分四個部分,從基本功訓練、技法訓練、實踐技術、自衛術四個方面全面而詳盡地展示了李小龍獨創的截拳道技戰術體系,可謂當今世界上*經典、權威的截拳道專著和訓練教材。 本書中介紹的技法動作皆配有世面上極為罕見李小龍真人示范照片,讓讀者在閱讀時如獲李小龍親身指導。本書自1977年首版以來,在武術愛好者中好評如潮,一直被公認為含金量*高的李小龍武學名著。此次的全新完整版采用先進的數碼修復技術完美解決了老照片清晰度不高的問題,完整地再現了宗師李小龍搏擊中的英姿。
李小龍技擊法:the complete edition 內容簡介
風靡全球30年,唯一由李小龍真人示范的截拳道寶典 李小龍經典武學名著 一代功夫之王畢生心血之作 900張珍稀動作照片高清還原 李小龍無敵技擊法完美再現 宗師開課,經典權威 本書中所有的動作照片皆為李小龍帶領其弟子黃錦銘、丹·伊魯山度等親自示范,文字講解也是據李小龍親筆手稿整理而成。讀者閱讀本書就如得武學宗師親身傳藝,這是武術愛好者不容錯過的習武良機。 圖文并茂,真實還原 本版妥善解決了舊版照片和文字分離的問題,讓圖片和說明文字緊密結合,直觀生動,更具指導意義。 為使照片展示的動作盡可能真實,李小龍特意邀請了一位攝影師用高速攝影機把他瞬間的動作捕捉下來,且書中所有的技擊動作皆為實打實地接觸,不是空有招式而已。 全新升級,華麗再現 ·采用先進的數碼修復技術對舊版照片進行了高清還原,更細致地展現了李小龍拳套招式的動作要領。 ·李小龍親傳弟子黃錦銘先生特別為本版增寫一章內容,使得本書在內容上更完善、更具系統性。 ·裝幀精美,是截拳道愛好者閱讀收藏的不二之選。
李小龍技擊法:the complete edition 目錄
序 言
譯者的話 打開通往中華武道殿堂之門 鐘海明?
前 言
**部分 基礎訓練
第1章 技擊者練習
1.1 有氧訓練
1.2 熱身練習
1.3 柔韌練習
1.4 腹肌練習
第2章 警戒式
2.1 警戒式
2.2 平 衡
第3章 步 法
3.1 滑 步
3.2 快速移動
3.3 快速撤步
3.4 疾 步
3.5 側 步
第4章 力量訓練
4.1 出拳力量
4.2 拉 力
4.3 踢擊力量
第5章 速度訓練
5.1 擊拳速度
5.2 隱蔽出拳
5.3 踢擊速度
5.4 敏覺性與洞察力
第二部分 技法訓練
第6章 移步技法
6.1 距 離
6.2 步 法
6.3 側步與閃躲
第7章 手法技巧
7.1 截拳道vs傳統拳法
7.2 直 拳
7.3 壞習慣
7.4 封手與擸手
第8章 踢擊技巧
8.1 前腿側踢和高位踢擊
8.2 勾 踢
8.3 旋 踢
8.4 其他踢擊技法
第9章 格擋技術
9.1 內側高位格擋法
9.2 內側低位格擋法
9.3 外側高位格擋法
9.4 外側低位格擋法
9.5 截拳道vs傳統拳法
9.6 格擋vs攔截
第10章 攻擊目標
10.1 主要目標
10.2 要害部位
10.3 進攻技法的正確運用
第11章 對抗訓練
11.1 對抗訓練
11.2 站 姿
11.3 佯攻與誘敵
11.4 身體運動
11.5 躲閃技法
11.6 壞習慣
第三部分 高級技術
第12章 進攻手法(**部分)
12.1 進攻手法
12.2 前手標指
12.3 前手右直拳
12.4 前手擊打身體
12.5 左直拳
第13章 進攻手法(第二部分)
13.1 左直拳擊打身體
13.2 右手標指
13.3 翻背拳(掛捶)
13.4 勾 拳
13.5 上勾拳
第14章 進攻腿法
14.1 對脛骨和膝部的踢擊
14.2 前腳側踢
14.3 勾 踢
14.4 旋 踢
14.5 掃 踢
第15章 防守與反擊
15.1 反擊的技巧
15.2 前手標指
15.3 右直拳
15.4 阻擊戰術
15.5 對脛骨膝關節的踢擊
15.6 側身阻踢
15.7 勾 踢
15.8 旋 踢
第16章 攻擊五法
16.1 簡單角度攻擊
16.2 封手攻擊
16.3 漸進間接攻擊
16.4 組合攻擊
16.5 誘敵攻擊
第17章 特質與戰術
17.1 速 度
17.2 時 機
17.3 心理狀態
17.4 戰 術
第四部分 自衛技術
第18章 對突然襲擊的防御
18.1 來自側面的攻擊
18.2 上汽車前的攻擊
18.3 來自背后的襲擊
18.4 隱蔽的襲擊
第19章 對徒手襲擊者的防御
19.1 對下蹲式進攻的防御
19.2 對反手拳的防御
19.3 對掄拳的防御
19.4 對勾拳的防御(一)
19.5 對勾拳的防御(二)
19.6 對勾拳的防御(三)
19.7 對抱摔的防御(一)
19.8 對抱摔的防御(二)
19.9 對抱摔的防御(三)
第20章 對抓拿的防御
20.1 對胸部被抓的反擊
20.2 對抓手臂的反擊(一)
20.3 對抓手臂的反擊(二)
20.4 對抓手臂的反擊(三)
20.5 對抓皮帶的反擊
20.6 對抓鎖手腕的反擊
20.7 對單臂扣肩壓頸的反擊
20.8 對反手鎖腕的反擊
20.9 對兩手抓胸的反擊(一)
20.10 對兩手抓胸的反擊(二)
20.11 對從后背抓襲的反擊
20.12 對單手抓胸的反擊
20.13 對高位反鎖手腕的反擊
20.14 對背后鎖臂的反擊
20.15 對抓胸并以拳相擊的反擊
第21章 對勒掐和熊抱的反擊
21.1 對正面被勒掐的反擊(一)
21.2 對正面被勒掐的反擊(二)
21.3 對勒鎖頭部的反擊(一)
21.4 對勒鎖頭部的反擊(二)
21.5 對勒鎖頭部的反擊(三)
21.6 對從背后勒鎖的反擊
21.7 對從背后熊抱的反擊(手臂受限)
21.8 對從背后熊抱的反擊(手臂自由)
21.9 對前熊抱舉起的反擊
21.10 對背后熊抱舉起的反擊
21.11 對頭部從正面被鎖住的反擊
第22章 對持兇器來犯者的防御
22.1 對揮棒者的防御(一)
22.2 對揮棒者的防御(二)
22.3 對持棒者的防御(三)
22.4 對持長棍者的防御——堵截法
22.5 對持長棍者的防御——下蹲閃避法
22.6 對持長棍者的防御——后撤躲避法(一)
22.7 對持長棍者的防御——后撤躲避法(二)
22.8 對持長棍刺擊的防御(一)
22.9 對持長棍刺擊的防御(二)
22.10 對持刀者的防御︰連抓帶刺
22.11 對持刀刺擊的防御(一)
22.12 對持刀刺擊的防御(二)
22.13 對持刀揮舞者的防御
22.14 對持槍者的防御(迎面)
22.15 對持槍者的防御(背后)
第23章 對多個襲擊者的防御
23.1 對前后夾擊的防御
23.2 被逼靠在墻時的防御
23.3 躺倒時對襲擊者的防御
23.4 對伏擊者的防御
23.5 對身后被熊抱、前方遭攻擊的防御
23.6 對身后被熊抱、兩人從前面攻擊的防御
23.7 對雙臂扣肩壓頸及正面攻擊的防御
23.8 援助受害者或朋友
第24章 處于易受攻擊位置的防御
24.1 坐在椅子上的防御(正面攻擊一)
24.2 坐在椅子上的防御(正面攻擊二)
24.3 坐在椅子上的防御(背后攻擊)
24.4 倒地時的防御(頭被勒鎖)
24.5 倒地時的防御(身體交叉)
24.6 倒地時的防御(頸被勒掐)
24.7 倒地時的防御(遭遇踩踏)
重要詞匯
譯后記
出版后記
李小龍技擊法:the complete edition 作者簡介
李小龍 原名李振藩,美籍華人,祖籍中國廣東佛山。一代功夫之王,武術哲學家,截拳道創始人。 作為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赤手空拳在好萊塢打出一片天地,征服了全球各地億萬影迷。作為一介武者,李小龍打遍天下無敵手,讓“功夫(Kung Fu)”一詞首次被寫入英文詞典中。他年僅33歲的人生是一段不朽的東方傳奇。 水戶上原(編輯整理者) 李小龍親傳弟子,《黑帶》雜志創始人。 鐘海明 國家某研究所主任、研究員,系我國廣播電視領域的資深專家學者。兼任東方文化傳播促進會主席、北京市武術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和中國截拳道國際聯盟主席等職。 多年來,在科研之余,潛心武學與傳統養生功法及中醫經絡調理等方面的研究,著有《中華武道概論》、《吳斌樓戳腳翻子全書》、《李小龍技擊法》、《經絡調理與眼保健》和《王者之路——探秘功夫之王李小龍》等著作,曾被譽為“第一位將李小龍截拳道引入中國的人”。 目前,在國家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組委會武醫文化工作小組負責武醫文化的研究傳播與推動工作。 徐海潮 1951年生人,生在軍營,長在軍營,軍旅生涯四十多年,有二十多年的軍事外交工作經歷。自八十年代起,歷任駐外交部駐伊朗使館、中國常駐聯合國軍事代表、駐新西蘭、阿富汗、保加利亞等多個國家的高級武官。目睹了兩伊戰爭、海灣戰爭,親歷了阿富汗戰后的動亂。曾獲聯合國頒發的維和獎章和保加利亞國防部授予的軍旗下一級勛章。 在《李小龍技擊法》一書的翻譯中擔任了重要的翻譯工作。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