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醫說 續醫說-100種珍本古醫籍校注集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201221
- 條形碼:9787515201221 ; 978-7-5152-012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醫說 續醫說-100種珍本古醫籍校注集成 本書特色
《醫說》十卷,南宋·張杲撰。張杲,字季明,新安(今安徽歙縣)人,大約生活于12世紀下半葉至13世紀上半葉。《醫說》廣泛收集了南宋以前有關醫學的典故、傳說、見聞等資料,全書分49門,前7門總敘歷代名醫、醫書、針灸及治療奇疾的醫案等,之后是雜證30門,雜論6門,婦人、小兒各1門,瘡、五絕、疝癉痹各1門,而以醫功報應1門結束。《醫說》記載了大量醫史人物傳記和醫學史料,是我國現存*早的載有大量醫史人物資料的書籍。為醫史文獻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書中雖有少量神怪駁雜荒誕的內容,但只要我們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去利用,其會在醫療和科研實踐中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續醫說》十卷,明·俞弁撰。俞弁(1488~1547),字子容,號守約居士,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另著《脈證方要》十二卷,已佚。《續醫說》成書于1522年,其仿張杲《醫說》的體例編寫,明代資料較多,兼及前代諸書。全書分為原醫、醫書、古今名醫等30門,每門之下列小標題,補充引錄歷代文獻中的醫學掌故,作為《醫說》的續集。《100種珍本古醫籍校注集成:醫說·續醫說》對于中醫學的教學、科研和臨床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醫說 續醫說-100種珍本古醫籍校注集成 內容簡介
《醫說續醫說》內容介紹:《醫說》十卷,南宋·張杲撰。張杲,字季明,新安(今安徽歙縣)人,大約生活于12世紀下半葉至13世紀上半葉。《醫說》廣泛收集了南宋以前有關醫學的典故、傳說、見聞等資料,全書分49門,前7門總敘歷代名醫、醫書、針灸及治療奇疾的醫案等,之后是雜證30門,雜論6門,婦人、小兒各1門,瘡、五絕、疝癉痹各1門,而以醫功報應1門結束。《醫說》記載了大量醫史人物傳記和醫學史料,是我國現存*早的載有大量醫史人物資料的書籍。為醫史文獻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書中雖有少量神怪駁雜荒誕的內容,但只要我們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去利用,其會在醫療和科研實踐中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續醫說》十卷,明·俞弁撰。俞弁(1488~1547),字子容,號守約居士,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另著《脈證方要》十二卷,已佚。《續醫說》成書于1522年,其仿張杲《醫說》的體例編寫,明代資料較多,兼及前代諸書。全書分為原醫、醫書、古今名醫等30門,每門之下列小標題,補充引錄歷代文獻中的醫學掌故,作為《醫說》的續集。本書對于中醫學的教學、科研和臨床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醫說續醫說》的作者是張杲、俞弁。
醫說 續醫說-100種珍本古醫籍校注集成 目錄
醫說
善本書室藏書志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羅序
顧序
馮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續醫說
陸序
吳序
自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