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頌橘草堂醫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085722
- 條形碼:9787508085722 ; 978-7-5080-857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頌橘草堂醫鑒 本書特色
《頌橘草堂醫鑒》一書是“全國名老中醫傳承系列叢書”中的一部詳述經典醫案診療記錄、醫理方藥分析感悟的書。作者宋祚民先生將早年侍診孔伯華等幾位先生時抄寫的經典醫案、方劑、日常的醫理感悟,以及孔老自己行醫七十余載的醫案奉獻出來,由弟子們整理成冊,與熱愛中醫的通道分享。 全書共有三卷,其中“卷之一·醫家小傳”詳述了宋老的中醫生涯。 “卷之二·侍診醫案解析”記述了宋老在侍診孔伯華先師時,抄寫的病案,對各個病案的辨證分析、選方用藥、藥物加減化裁記錄得詳略得當。 “卷之三·醫理醫案醫話”中“醫理篇”總結了宋老的臨床診療經驗,包括對傷寒、溫病、濕溫疫癥的辨證,宋老對津液、奇經八脈、兒科疾病與免疫功能的解析,以及著名的宋老臨證的“調理脾胃十法”;‘“醫案篇”總結了宋老業醫七十余載,在內、外、婦、兒各科的經典案例及分析;“醫話篇”講述了部分宋老早期的從醫經歷中的逸聞趣事,弟子們在學習過程中的醫學、人生感悟,通過這些故事使讀者充分了解老一輩中醫大師“大醫精誠”的精神,對臨床各級醫師都意義重大,值得我們學習。
頌橘草堂醫鑒 內容簡介
侍診醫案——北京四大名醫之一孔伯華先生的臨床病例記錄。 經驗傳承——國家第三批名老中醫宋祚民先生的臨床經驗總結、從醫之路。 孔伯華先生認為中醫在臨床上不僅是單純的看其局部的病,而且應該照顧到病人的整體,特別強調"元氣"。辨證論治全憑綱要。綱者:兩綱,曰陰、曰陽;要者:六要,曰表、里、寒、熱、虛、實。"兩綱六要",不能平列。 在治學方面,首先應熟讀《內經》,參悟經旨,不泥于古,抱著實事求是的客觀態度。在診斷方面,脈貴于神,意在勻和。 在病機方面,在正氣受傷的原因中,他首先強調脾為后天之本,以及脾胃與肝的關系,尤其重視肝脾關系,主張脾胃有病必系肝,肝病必系于脾胃。臨證注意脾濕和肝熱。 在外感溫熱病方面,認為人體內的郁熱伏氣(久郁之熱和潛伏之氣)是感受溫熱病的主因。 善用石膏,從躁、渴、喘、嘔四處著眼,有“石膏孔”的美譽。 善用鮮藥,如鮮藿香、鮮佩蘭、鮮薄荷、鮮藕、鮮荷葉等,取其芳香清輕,清靈通竅,除穢透達。
頌橘草堂醫鑒 目錄
頌橘草堂醫鑒 作者簡介
宋祚民,主任醫師,教授,生于1925年3月,北京惠民中醫兒童醫院名譽院長,1944年畢業于北平國醫學院。師從京城名醫孔伯華,并經考試取得中醫師資格,懸壺濟世。50年代創辦德勝門聯合診所,行醫6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精研經典,并可得心應手的應用于臨床疑難重癥患者。對溫熱病、血液病、心肌炎、心腦血管、呼吸、消化、腎病、腦炎、厭食、婦科更年期綜合癥等內、婦、兒科疑難雜癥有豐富經驗。 宋老是全國民老中醫、國家第三批名老中醫,著名中醫兒科專家,北京中醫醫院兒科奠基人之一。一生勤于臨床和中醫教育,為中醫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 主題:四大名醫孔伯華臨床病例記錄
《頌橘草堂醫鑒》一書是“全國名老中醫傳承系列叢書”中的一部詳述經典醫案診療記錄、醫理方藥分析感悟的書。作者宋祚民先生將早年侍診孔伯華等幾位先生時抄寫的經典醫案、方劑、日常的醫理感悟,以及孔老自己行醫七十余載的醫案奉獻出來,由弟子們整理成冊,與熱愛中醫的通道分享。 全書共有三卷,其中“卷之一·醫家小傳”詳述了宋老的中醫生涯。 “卷之二·侍診醫案解析”記述了宋老在侍診孔伯華先師時,抄寫的病案,對各個病案的辨證分析、選方用藥、藥物加減化裁記錄得詳略得當。 “卷之三·醫理醫案醫話”中“醫理篇”總結了宋老的臨床診療經驗,包括對傷寒、溫病、濕溫疫癥的辨證,宋老對津液、奇經八脈、兒科疾病與免疫功能的解析,以及著名的宋老臨證的“調理脾胃十法”;‘“醫案篇”總結了宋老業醫七十余載,在內、外、婦、兒各科的經典案例及分析;“醫話篇”講述了部分宋老早期的從醫經歷中的逸聞趣事,弟子們在學習過程中的醫學、人生感悟,通過這些故事使讀者充分了解老一輩中醫大師“大醫精誠”的精神,對臨床各級醫師都意義重大,值得我們學習。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