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巴西:未來之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48424
- 條形碼:9787532148424 ; 978-7-5321-4842-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巴西:未來之國 本書特色
《巴西:未來之國》為中文首譯本!茨威格“明日的世界”!一部真正的杰作!《巴西:未來之國》出版于1941年,今天讀來,依然是一本了解巴西的書籍。前三章歷史、經濟和文化,從總體上介紹巴西;后幾章則是巴西主要城市的介紹,有游覽的心得,有歷史事件的穿插,并有議論。茨威格戴上康德的紅色眼鏡,見到一個玫瑰色的巴西。他于貧苦中看見美好,于哀傷中看到富饒,在苦痛中望見快樂。這是一部真正的杰作,由一位懂得觀察、感受和生活的人寫成,既有專業的研究,對數據的引用,也有一位可敬學者的感性觀察。 海報:
巴西:未來之國 內容簡介
《巴西:未來之國》 出版于1941年,今天讀來,依然是一本了解巴西的*佳書籍。前三章歷史、經濟和文化,從總體上介紹巴西;后幾章則是巴西主要城市的介紹,有游覽的心得,有歷史事件的穿插,并有議論。茨威格戴上康德的紅色眼鏡,見到一個玫瑰色的巴西。他于貧苦中看見美好,于哀傷中看到富饒,在苦痛中望見快樂。這是一部真正的杰作,由一位懂得觀察、感受和生活的人寫成,既有專業的研究,對數據的引用,也有一位可敬學者的感性觀察。
這本書完美地再現了巴西的過去,更寄托了茨威格對人類文明的全部希望。這里的“未來”并不是指單純的經濟發展,甚至不是指科技、藝術等文化形式,因為文明發達的歐洲社會也難逃兩次世界大戰的厄運,這里的“未來”指的是一種人道主義精神,是一種自由、平等、博愛的現實版本。對茨威格來說,歐洲已是“昨日的世界”,而巴西才是“明日的世界”,為全人類指明整個世界的明日圖景。
本書由巴西葡語版譯出,再由德文校對,以求準確清晰地介紹巴西,并*大限度地再現原著風采。
巴西:未來之國 目錄
引子
歷史
經濟
文化
里約熱內盧
進入里約港
古老的里約
城市漫步
小路
矛盾的藝術
一些可能消失的事物
花園、山丘、島嶼
里約之夏
告別
圣保羅
參觀咖啡
米納斯•吉拉斯
拜訪失落的黃金城
飛向北方
巴伊亞
累西腓
飛向亞馬遜
巴西年表
譯后記
巴西:未來之國 節選
在數千年間,巨人般的巴西一直沉睡著。它,連同它之上蜿蜒墨綠的森林,連同那里的高山、河流以及激蕩回響的大海,都不為人所知。1500年4月22日下午,遠方的地平線上突然出現了幾艘滿載的帆船。在那些白帆之上,畫有葡萄牙的紅色十字。這些帆船靠近海岸,第二天,幾艘小艇率先登上了未知的沙灘。 這是一支葡萄牙艦隊,由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擔任指揮。他們于1500年3月在特茹河口起航,希望能重復瓦斯科。 達伽馬的傳世之旅,越過好望角、找到印度,再現卡蒙斯《葡國魂》中傳唱的輝煌。據說由于風向相反,船只偏離了達伽馬的航道,漂向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人們對海岸的遼闊一無所知,故將此地命名為圣十字島。盡管阿隆索·平松幾乎到達了亞馬遜河口,韋斯普奇也許已經到達過巴西大陸,可葡萄牙與卡布拉爾才是公認的巴西發現者。而這一切,似乎只是風浪的合謀。對此,許多歷史學家心存疑慮。因為卡布拉爾的隨行者中,有一位是達伽馬的指揮員,他完全知道準確的航線。而根據貝羅·瓦斯·德·卡米尼亞的證言,風向之說也失去了價值。作為當時船上的一員,卡米尼亞聲稱船隊偏離佛得角時,并未出現極端天氣或強風干擾。既然船隊偏離好望角向西航行并非受到風暴影響,那么便是卡布拉爾有意為之,或者是國王秘密授意,而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說,早在正式發現巴西之前,葡萄牙王室已對巴西的地理位置有所了解。里斯本大地震摧毀了相關檔案,能夠揭開這一謎題的證據也不復存在,人們將再也無法得知巴西發現者的真實姓名。或許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后,葡萄牙曾派艦隊勘探這塊區域,并在返航之時帶回了新的消息;又或者早在哥倫布之前,葡萄牙宮廷已經知道在遙遠的西方有這樣一塊土地。這些假說也并非毫無根據。可是無論得知怎樣的消息,葡萄牙都會避免驚擾自己善妒的鄰國;在航海大發現時代,葡萄牙王室將一切有關航海擴張的消息視為國家機密,對于走漏風聲到其他強國的人處以極刑。地圖、司南、航海日志和旅行報告,都同金銀一樣視若珍寶,封存在里斯本藏寶庫中。而發現巴西的消息,尤其不能提前泄露。因為按照教皇詔書,佛得角西面一百里格以外的地方均歸西班牙所有,而巴西恰在這個區域之內。若在那時將巴西公諸于世,增加的只是鄰國的疆土,而葡萄牙則一無所獲。為此,在取得這片區域的統治權之前,葡萄牙不會公開發現巴西的消息。葡萄牙王室需要通過合法手段,將這塊新土地從西班牙手中奪走,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而在發現美洲之后,西葡兩國于1494年6月7日簽訂的《托德西利亞斯條約》則提供了這一保證。該條約大大擴展了葡萄牙的領地范圍,將其從佛得角以西一百里格擴展到了三百七十里格,而這一區域恰好包含了尚未發現的巴西海岸。倘若這次擴展只是巧合,卡布拉爾又怎么會恰巧偏離航道來到這里,而不是偏向其他地方,根本就無法解釋。 部分歷史學家認為葡萄牙早就知道巴西存在,是葡萄牙國王秘密指揮卡布拉爾向西偏移,并在寫給西班牙國王的信中,將這一發現稱為“神跡般的奇妙巧合”。同樣有其他證據支持這一論斷,其中之一便是艦隊記錄員貝羅·瓦斯·德·卡米尼亞給國王的匯報。他們意外發現了一塊新大陸,卻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欣喜或振奮,只是平淡地陳述事實,仿佛是一件平常的小事。另一位記錄員沒有留下姓名,記錄方式卻完全一樣,對這件事只說是“令人開心的發現”。沒有一點得勝的喜悅,沒有任何其他的猜想。同哥倫布及其后繼者不同,沒有人猜測可能到達了亞洲。這種冷冰冰的報告,與其說是有了新發現,倒更像是確認已知的事實。而如果能夠證實平松到達了亞馬遜河北部,那么卡布拉爾或將永遠失去巴西發現者的榮耀。不過既然尚未找到相關文件,我們便依舊認為是在1500年4月22日這一天,巴西踏人了世界歷史的舞臺。 對于剛剛登陸的航海者而言,這塊新大陸的**印象非常美好: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水源潔凈,果實豐碩,居民友善。在卡布拉爾發現巴西的一年之后,亞美利哥·韋斯普奇來到這里,贊美道:“如果塵世中真有天國,那一定離這里不遠!”之后無論誰來到巴西,都會發出同樣的感嘆。大發現者受到了原始居民的熱情招待。 他們渾身赤裸、毫不掩飾,裸露的身體直面世人,“如臉龐一般天真無邪”。尤其是這里的女人,不僅身材曼妙、十分順從,而且不問對象(這一點也受到后來殖民者的贊揚)。是她們讓船員忘記數周的壓抑。那時,他們并未對內陸地區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開發或占領,因為卡布拉爾在完成了這個秘密使命之后,還要繼續履行他的官方目標,盡快到達印度。他們在巴西一共停留了十天,于5月2日啟程向非洲進發。在此之前,卡布拉爾指派賈斯帕爾·德·賴默斯率領一艘帆船沿巴西海岸向北探查,然后返回里斯本報告大發現的消息,并帶回了一些新大陸上動植物的標本。 不管是秘密指派還是出于偶然,卡布拉爾發現新大陸的消息傳到了葡萄牙。宮廷愉快地接納了這一消息,但卻沒有特別興奮。葡萄牙正式告知西班牙君主,以確立葡萄牙對巴西的所有權。然而,這塊“沒有金銀,甚至連金屬都沒有”的土地起初并沒有受到重視。在之前的幾十年里,葡萄牙發現了太多土地,占有了世界上太多地方,已經窮盡了這個小國的能力。通往印度的新航道又確立了它對香料的壟斷,僅此一項就是無比巨大的財富。里斯本人知道,在卡利卡特和馬六甲,有無數的奇珍異石、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這些幾個世紀以來的傳說,正等著他們去掠奪。而將東方文明古國豐饒的財富掠為己用的野心,則給葡萄牙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與勇氣,在世界歷史上鮮有比擬。連《葡國魂》也無法使我們理解這次遠征,就像亞歷山大大帝一樣,葡萄牙期望用幾個人、幾艘船同時征服三塊大陸及所有大洋。這個小國,兩百年前才從摩爾人手中取得獨立,國庫毫無儲蓄可言;它的國王,每準備一支艦隊,都不得不向銀行家與商人請求借貸。葡萄牙也沒有足夠的士兵,無法同時向阿拉伯人、印度人、馬來西亞人、非洲人、土著人開戰,不能在三大洲的所有地方建立殖民地和防御工事。然而,如奇跡般,葡萄牙釋放出了全部力量,無論是騎兵還是農民。哥倫布曾經氣憤地聲稱:在葡萄牙,連裁縫都離開作坊、告別家人,投入到遠征的隊伍之中。全國各地的人們,無論是何職業,都奔赴港口。盡管按照若昂·德·巴胡斯的名言,“海洋已經成為葡國人*大的墳墓”,他們卻無所畏懼,因為“印度”一詞擁有更加神奇的力量。對國王來說,一艘從寶庫返航的帆船能夠彌補十艘沉船的損失;對個人而言,與風暴斗爭、與死神較量能夠為自己取得財產,更能為子孫謀得富貴。既然世界寶庫的大門已被強行打開,自然沒人愿意繼續留在祖國的“小房子里”。這種舉國一心的愿望給了葡萄牙狂熱的力量與巨大的勇氣,使他們在一個世紀的時間里,完成了不能完成的任務,創造了不可思議的成就。 ……
巴西:未來之國 作者簡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著名作家,出生于維也納一個富裕的猶太商人家庭。他的作品尤以小說和人物傳記最為著名,作者極善以優美的文筆描摹、刻畫人物的性格、細膩的心理、豐富的內心沖動,以及對奇特命運下個人遭遇和心靈熱情的生動敘述。其作品在世界范圍都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被公認為世界文學史上最杰出的小說家、傳記作家之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