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人間詞話 本書特色
《人間詞話》是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后,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的評論。表面上看,《人間詞話》與中國相襲已久之詩話,詞話一類作品之體例,格式,并無顯著的差別,實際上,它已初具理論體系,在舊日詩詞論著中,稱得上一部屈指可數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詞論界里,許多人把它奉為圭臬,把它的論點作為詞學,美學的根據,影響很是深遠。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晚清以來*有影響的著作之一。
人間詞話 內容簡介
《人間詞話》是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全書以“境界”說為核心,將其視為詞創作的原則和批評標準。
人間詞話 目錄
卷上
卷下
補遺
王國維詩詞欣賞
人間詞話 相關資料
創作背景
王國維生活在中國最黑暗的時代,外族入侵,清政府沒落崩潰,社會失控,價值體系紊亂,人們的思想觀念經歷著劇烈動蕩,個體生命在精神上處于迷茫和苦痛。王國維的人生也經歷著時代痛苦的洗禮。1902年,王國維因病從日本回國,他說自己的身體是如此的虛弱,而性格又是如此的憂郁,“人生之問題,日往復于胸臆,自是始決計從事于哲學的研究”。人生問題的困擾使他走向了哲學。在哲學之中他涉足到康德、叔本華哲學,希望通過哲學能夠揭示人生的真理,擺脫人生的痛苦與無奈。但是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1907年,他又感嘆:“哲學上之說,大都可愛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愛。”對于王國維來說,“可信”與“不可愛”的哲學是以現象界為對象,可以得到確切的實證科學知識,這種知識可信,不過這種知識只是陳述經驗事實,并不能滿足人們對人生意義的追求,所以他覺得不可愛。他追求的是“可愛”與“可信。的統一,這就便他陷入學術界自近代以來形而上學與科學實證的內在緊張,非理性主義與實證主義沖突、對峙的泥潭之中難以自拔。王國維本以為研究哲學可以解決“人生之問題”,從中尋覓人生解脫之途。但事與愿違,倒使王國維陷入了“可愛”與“可信”兩難境地的煩悶之中,他不得不放棄哲學的研究,另尋解脫之路。他的學術注意力由哲學移于文學,以期在文學中能夠尋覓到人生痛苦的慰藉,找到自己的人生境界與目標。在文學研究中,文學本身的非功利給他帶來了審美的愉悅,于是在1906—1908年之間他撰寫了《人間詞話》。
人間詞話 作者簡介
王國維,1877-1927,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浙江海寧人,國學大師。與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號稱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中國新學術的開拓者,連接中西美學的大家,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考古學等領域成就卓著。其代表作品有《人間詞話》《曲錄》《觀堂集林》等。
- 主題:紙張和印刷都不錯
只是對內容有些不滿意。王國維的詞話不過130條左右,每個就是一小段話,所以加起來可能只需要二十多頁就夠了。所以為了湊夠200頁的大小,首先把行間距弄得非常大,段落前后大面積地空白,美其名曰讓你寫夾注。 本書的優點是沒有索然無味的翻譯和賞析,只有注解。所依版本為通行的整理審定本。后面一半是王國維的詩詞,純羅列沒有注解。末世的時候文人只能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風花雪月,無濟世紓困之能,也是王的悲哀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