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走進哈工大 本書特色
哈爾濱工業大學是我國的一所著名的高等學府,這就是一本記敘與描寫哈工大建立、發展、壯大歷程的長篇報告文學。本書時空跨越80年,結構嚴謹,文筆優美,富于激情,以翔實的資料,栩栩如生地人物,全方位、多側面、主體化地表現了富有傳奇色彩的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輝煌歷程。
走進哈工大 內容簡介
哈爾濱工業大學是我國的一所著名的高等學府,這就是一本記敘與描寫哈工大建立、發展、壯大歷程的長篇報告文學。
本書時空跨越80年,結構嚴謹,文筆優美,富于激情,以翔實的資料,栩栩如生的人物,全方位、多側面、立體化地表現了富有傳奇色彩的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輝煌歷程。這部連創多個**(**部全景式反映一所著名大學的長篇報告文學;**次將眾多杰出的工程人才納入一部書中描述;**回展現中國前沿科技與國防尖端事業育才人的艱辛……)的新千年“開張”之作,既“輝煌”引人入勝,又極有保存價值。
走進哈工大 目錄
第二章 不搞尖端,就是生產一個億,也不算完成任務
第三章 黃金時代
第四章 任命書上蓋有毛澤東大印的校長
第五章 黯然神傷的時期
第六章 再鑄輝煌
第七章 學識淵博的黨委書記
第八章 紅色院士
第九章 電化學專家的內心獨白
第十章 “奉獻之歌”領唱者
第十一章 院士風采
第十二章 給老師發獎金的學生
第十三章 哪里艱苦哪開花
第十四章 超——塑——性
第十五章 園區交響曲
第十六章 隆重的慶典
第十七章 從黑土地走來的黨委書記
走進哈工大 節選
**章 凝固的樂章 步入哈工大逸夫樓,我終于明白了,邵逸夫先生為什么把那么多的錢捐給內地的學校。據說,截至1992年,邵逸夫先生共向國內大、中、小學校捐資6.65億港幣。中國的每一個省每一個大城市都有邵逸夫先生捐款蓋的大樓。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園內,就有邵逸夫先生捐資興建的兩座精美的建筑,其中一座是7800平方米的邵逸夫科學館,一座為6500平方米的體育館。
走進哈工大 作者簡介
劉貴賢是一位極有社會責任感的著名作家。他的文學創作最初以散文為主。散文《垂柳賦》曾作為文學保留節目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配樂廣播;《空靈》、《海的呼喚》被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作為精粹選編。發表在《北京文學》的小說《紫貂皮大衣》、《張立德換房》被著名評論家稱為很有特色的京味兒佳作。正當散文、小說創作處于最佳狀態之時,1988年應昆侖出版社之邀去上海寶山鋼廠體驗生活,沸騰的生活,促使他短短五天內一口氣寫出4萬字的報告文學作品《飛來橫禍》。隨之,報告文學創作一發不止,先后在《文匯報》、《工人日報》、《光明日報》、《三月風》、《中國作家》、《十月》等報刊發表了《黃河情》、《滾動前進》、《中國的士敏土之星》、《中國的水污染》、《挽弓當挽強》、《華夏看水人》、《滾動的沖擊波》等,并出版了長篇報告文學作品《生命之源的危機》、《水魂》。
這些作品或在全國各種獎項中獲獎,或被多家著名報紙、刊物轉載、選登與評介,或被改編為電視專題片搬上國內外熒屏,或被制成連播節目于電臺廣播,尤其長篇報告文學《生命之源的危機》,不僅榮獲中國紀實文學第二屆長篇報告文學優秀作品獎,經作家本人改編拍攝的電視專題片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后,又代表國家選送1992年在巴西召開的世界環發大會。與此后寫邯鋼的報告文學《滾動的沖擊波》(該作品1997年5月30日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座談會)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波”效應和持久的影響力。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