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精)希臘黃金時代的古代科學(上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119393
- 條形碼:9787571119393 ; 978-7-5711-1939-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希臘黃金時代的古代科學(上下冊) 本書特色
★32開精裝,大象出版社2024年10月出版
★盡管這部著作寫于50多年以前,但對于了解希臘思想和科學的起源與發展而言,它至今仍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參考書
★作者喬治·薩頓,美國著名科學史家,建立了系統的科學史教育體系,因其對創建科學史學科的卓越貢獻,被稱為“科學史之父”
★譯者魯旭東,退休前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世界哲學》編輯部主任、副主編,資深學術翻譯家,多年從事科學史、科學哲學和科學社會學的經典著作的翻譯
《希臘黃金時代的古代科學》是喬治·薩頓的代表作《科學史》的古代部分的**部。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
**部分從史前時期的數學、天文學以及其他科學的*早證據入手,描述了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成就、希臘文化的黎明以及公元前6世紀愛奧尼亞科學的繁榮;介紹了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色諾芬尼以及其他著名思想家的理論,并用一整章的篇幅介紹了頗有影響的畢達哥拉斯的學說。
第二部分從公元前5世紀雅典的輝煌開始,展現了希臘人在詩歌、藝術、哲學和科學方面的顯著成就。清晰地描述了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薩戈拉、普羅泰戈拉、芝諾、巴門尼德、德謨克利特以及其他許多人前所未有的貢獻。同時,作者還以敏銳的眼光討論了公元前5世紀的地理學家和史學家(如希羅多德、修昔底德以及其他人),以及公元前5世紀(以希波克拉底醫學為主)的希臘醫學。
第三部分集中討論了公元前4世紀那些非凡的希臘思想家:柏拉圖和學園、亞里士多德、色諾芬以及其他人,同時還介紹了犬儒學派、斯多亞學派、懷疑論學派以及伊壁鳩魯學派等重要的思想學派。這一部分主要關注的是數學、天文學、物理學、自然科學、亞里士多德人文科學和編史學等等的進展。
作為一代科學史巨匠,薩頓用通俗的語言、清晰的條理、流暢的敘述把古希臘科學與文化的歷程一一展現在讀者面前,他不僅追溯了科學思想的起源,描述了科學在歷史上的演化,而且探討了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關系以及古代東西方思想的交流。同時,作者配以精心挑選的插圖,使得這部《科學史》更加通俗直觀、引人入勝。盡管這部著作寫于50多年以前,但對于了解希臘思想和科學的起源與發展而言,它至今仍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參考書。
(精)希臘黃金時代的古代科學(上下冊)(精)希臘黃金時代的古代科學(上下冊) 前言
多年以前,在我的《導論》第1卷出版后不久,有一天,當我穿過校園時,我遇到了我以前的一個學生,我邀請他到哈佛廣場的一個咖啡廳與我一起喝咖啡。稍微猶豫了一下后,他對我說:“我買了一部您的《導論》,可是我這輩子從來沒這么失望過。我記得您的那些講座,它們都生動活潑而且豐富多彩,我希望在您的這部大作中看到它們有所反映,但是我只看到了一些枯燥的陳述,這真讓我掃興。” 我嘗試著向他說明我的《導論》的目的:這是一部嚴肅的、一絲不茍的著作,它的大部分根本不是打算供讀者閱讀用的,而是供讀者參考的,*后我說:“ 也許我能寫出一本更讓你喜歡的著作。”
從那以后,我常常在構思這樣一部書:它不僅應當再現我那些講座的文字,而且應當再現它們的精神。它首先是為我以前的學生以及科學史家而寫的,作為《伊希斯》(Isis)和《奧希里斯》(Osiris) 的讀者,他們都是我的伙伴,而且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和我一起工作,或者以各種方式幫助過我。它也是為受過教育的一般人寫的,但不是為語言學家而寫的。
……
科學史是一個龐大的領域,要想用100個或1000個講座完全涵蓋它是不可能的,我寧愿討論一些經過選擇并且我足以勝任的主題,而不去嘗試討論那些我力不從心的主題。我們沒有那么多時間和篇幅進行包羅萬象的論述,不過,對于那些篩選過的話題,本書的論述比我的講座更為精心也更為豐富。
對于每一個選定的話題,例如荷馬( Homer),要陳述所有事實也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沒有必要這樣做。對于少數基本問題必須予以重申,同時,還必須留出篇幅給一些鮮有論述而又更為重要的話題。在這方面,我得益于我對讀者的信念:他們并不需要面面俱到的知識,而只需要少量線索。知識與智慧之間的沖突是無休無止的。已知的事實和技術數據是基礎性的,但仍是不充分的。必須把它們簡化、符號化,而且在傳授它們時,還要對所涉及之問題有更深入的理解。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講義變得簡潔了;我試著講述較少的問題,但把它們講得更精一些,更人性化。本書以一種不同的方式延續了這種演變,不過,它尚未達到我所希望的簡潔的程度。
……
我堅持認為,無論以多么簡潔的方式,都有必要論述古老的迷信,這是我的社會觀的一個證明。科學從來不是在社會真空中發展的,具體到每一個人,他(或她)也都不是在心理真空中發展的。每一個科學工作者都是他所處的時代和地點的一分子,是他所屬的家庭和民族的一分子,也是他所在的群體和教會的一分子;他往往不得不與他自己的感情和偏見做斗爭,還不得不與圍繞他身邊的那些有威脅的、有可能會把新生事物扼殺的迷信進行戰斗。否認那些迷信的存在就像無視傳染病一樣是愚蠢的;我們必須揭示它們,描述它們并且戰勝它們。科學的發展包含在與謬誤和偏見進行斗爭的每一個步驟中;發現大多是個人行為,而戰斗卻總是集體行為。
每一個優秀的科學史家( 更不用說每一個醫學史家了),都必須是一個社會的歷史學家,即一個社會史家。除此之外還能有別的情況嗎? 俄國人主張,他們的科學史,或者他們所推動的歷史,首先是社會史,這種主張是荒唐的。像所有狂熱者一樣,他們對真理并不像對他們自己的“真理”那樣感興趣,然而他們自己的“真理” 是不完備的、有偏見的,而且ipso facto(從事實本身來看)是錯誤的。
科學史不應當被用作捍衛任何一種社會或哲學理論的工具;我們應當只為了它自身的目的,用它來無偏見地說明理性反抗非理性的活動,說明真理以各種形式漸進地發展,無論真理令我們愉快還是不愉快、有用還是無用、受歡迎還是不受歡迎,我們都應如此。
……
喬治·薩頓
(精)希臘黃金時代的古代科學(上下冊) 節選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