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精)方孝標(biāo)文集(八品)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807078036
- 條形碼:9787807078036 ; 978-7-80707-803-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方孝標(biāo)文集(八品) 內(nèi)容簡介
方孝標(biāo),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出生,清順治六年(1649)進士。官至內(nèi)弘文院侍讀學(xué)士,充經(jīng)筵講官。十四年,受江南科舉案株連,流放寧古塔,兩年后獲釋。康熙二年(1663)去云南,受吳三桂翰林職。吳三桂叛亂敗露,他率先投降,得免于死。隨后遁跡為僧,法名方空。他根據(jù)在滇、黔時所見所聞明末清初事,寫了《滇黔紀(jì)聞》一書。方孝標(biāo)另著有《純齋文集》、《純齋詩集》、《光啟堂文集》等。《純齋詩集》,論者有以詩補史之譽,其《論事詩》、《交水驛遇折臂翁》兩詩是南明覆滅的慘烈歷史畫卷,其《空村》詩則真實生動地描述了連年戰(zhàn)禍的荒村景象。方孝標(biāo)一生,出塞外,游滇黔,人湘閩,奔吳越,因此《純齋詩集》中,也有許多篇描述了美好的山川景物與淳厚的民俗風(fēng)情,清詞麗句,色彩紛呈。
(精)方孝標(biāo)文集(八品) 目錄
光啟堂文集
純齋文選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附錄
(精)方孝標(biāo)文集(八品) 節(jié)選
《方孝標(biāo)文集》: 王安石論 王安石以新法佐宋神宗治天下,而是非相乘,卒至于亂。說者謂靖康、建炎之禍,皆由所為,故追論之,若其奸有浮于章惇、蔡京者。嘻,此曲士之論也。《易》曰:『潛龍勿用。』子曰:『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夫龍德喜用,而未成則不可用,蓋用之必亢也。安石之過,其用潛龍而亢者乎!然而不可謂非龍德也。 說者曰:『祖宗之法,不當(dāng)變也。』夫祖宗之法,誠不當(dāng)變。然宋之祖宗,與三代之君何如?以三代之法,不能無弊,而有忠質(zhì)文之變。宋之祖宗,豈有萬世不變之法哉?且慶歷之初,杜、范諸公已有欲變之者矣。后此又?jǐn)?shù)十年,弊當(dāng)更甚。當(dāng)時如呂正獻、蘇文忠輩,亦嘗欲變之矣。向使安石能待其翠之既成,而后出圖天下之事,視其可變者變之,不可變者因之,有功則已,不尸無功,則又集天下之公議精思而熟講之,安見變法之非至理哉?而惜其不能待,故無成也。嗚呼,成敗豈足論人哉! 說者又曰:志太高也。』夫以漢文帝、唐太宗為不足法,而望其君為堯、舜,誠高矣。夫人臣事君而不舉其至高者以為責(zé),豈忠乎?且堯、舜之政,亦未嘗不可行也。天地所留,方策所布,神而明之責(zé)在后人。向使諸君子不以天下馬安石一人之天下,而虛衷和氣相。 ……
- >
山海經(jīng)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xué)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