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為自己活一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968144
- 條形碼:9787533968144 ; 978-7-5339-6814-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為自己活一次 本書特色
★ 一本送給所有中國女性的勇氣祝福之書,每一份傳遞都是一個祝福。 我知道你也有很多個徘徊猶豫的時刻,“為自己活一次”只是停留在腦中的一個想法。希望這本書里的故事能帶給你勇氣,真正為自己跨出巨人的一步。 送自己:只要你想,現在就可以做想做的事情! 送朋友:和姐妹一起擁有自己做主的人生! 送長輩:即使到了人生的下半場,也勇敢活出自己! ★ 什么是為自己活一次呢? 為自己活一次不是與過去決裂,而是在按部就班的生活里留點時間給自己。 女性們,不要在自己快耗盡的時候,才選擇了自由。 ★ 5位中國女性的真實故事。 她開車遠行,她恣意寫詩,她快樂追星,她給自己起了喜歡的名字,她從工廠走到谷歌。 別懷疑,不同年齡的女性,都擁有著活出自己的底氣。 ★ 一位二十八歲的女生看完蘇敏阿姨的故事說:真好,我終于覺得自己老了之后不會淪陷進生活的塵埃里。 ★ 內文附有雙色「閱讀清單」,小型避難所有更多的能量補給。 ★ 內文附有雙色「愿望清單」,日記本式設計。 讀完故事后你一定心潮澎湃、激動不已。來吧,為你準備好了!寫下來,把它當作對自己的約定,然后堅定地去實踐。 ★ 業內口碑設計師操刀設計,精裝小開本,封面文字采用壓凹工藝。 ★ 如果你心里還有小愿望,眼中還有小火苗,讀讀這本書吧。
為自己活一次 內容簡介
《為自己活一次》中收錄的故事均為非虛構,主角都是通常意義上典型的“好女人”“好女孩”,命運沒有太突兀的大起大落,勤勤懇懇履行社會賦予自己的職責,是誰的妻、誰的媽、誰的女兒,圍著一日三餐轉,跟著柴米油鹽走,卻唯獨不是她自己。但她們并非就此被命運的車輪裹挾,而是主動終止了“認命吧”的循環,勇敢向命運說“不”。于是,一切變得不一樣了…… 56歲的阿姨不給大家干活了,開著小車,一路向南; 25歲的女孩歷經重重阻撓為自己爭取了喜歡的名字; 49歲的農婦在快手寫詩,她的生活里從此有了光; 56歲的心理咨詢師追星王一博,不僅跨省打卡,而且給人偶織小毛衣; …… 在那些不是“家庭工具人”的時間,她們找到了自己對自己的肯定和愉悅來源。
為自己活一次 目錄
五十六歲女人的一次“逃離”
一個叫“招娣”的女孩,下定決心去改名
一位農婦在快手上寫詩:和樹生活在一起不知有多苦
一個心理咨詢師在五十六歲那年成為王一博的媽媽粉
高考落榜十年后,我從深圳流水線女工做到紐約高薪程序員
附錄一:閱讀清單
附錄二:愿望清單
為自己活一次 節選
五十六歲女人的一次“逃離” (作者:極晝工作室 殷盛琳) 01 蓄謀已久的逃離 蘇敏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能夠這樣自由自在。 她終于奪回了這輛靠在超市打工兩年買來的大眾白色Polo,不用擔心會被丈夫突然拿走車鑰匙;副駕上終于沒有喋喋不休的說教;連吃飯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了:以前為了照顧丈夫的口味,炒菜都很清淡,現在她酣暢淋漓地往鍋里加辣椒,辣椒炒肉,辣椒炒雞蛋,清炒辣椒,吃到鼻尖冒汗。 二〇二〇年九月二十三日上午,她駛出地下車庫,女兒的身影逐漸消失在后視鏡里。往前,開出小區院門,混入主街的車流,再上高速,她越開越快,直至離開鄭州地界。蘇敏暫時不再是妻子、媽媽、女兒、外婆,只是一名普通“游客”。 在她人生的前半程,“忍耐”是一以貫之的主題。小時候,兩個弟弟在西藏昌都的山坡上往下滑,她得忍住同樣放縱的沖動,任務是幫弟弟們清洗弄臟的褲子;年輕時,面對丈夫的暴力與冷漠,她為了女兒有個完整的家庭繼續忍耐;女兒大學畢業要找對象,為了不讓女兒難堪,她又忍下來;兩個外孫出生,她要照顧孩子的孩子,還得忍下去。 直到二〇一九年冬天的某一個下午,她密不透風的人生迎來了一個休止符。那天她一如既往地上網查找穿越小說,不知怎么點進去一個鏈接,是一位博主在分享自駕游經歷。蘇敏瞬間被擊中:居然還有這樣的選項? 蘇敏覺得自己也可以。她當即告訴了女兒,女兒看了一眼視頻,以為她只是開玩笑,和她講,你這不定啥時候才能出去。女兒生下一對雙胞胎,需要蘇敏幫忙看孩子。但蘇敏這次目標堅定,“我說,明年小孩兒一上幼兒園我就走”。 為了離開的這一刻,她默默準備了接近一年。表面上,她還是那個操持家務的好外婆,實則暗度陳倉:照看外孫的間隙,她在網絡上查找自駕游的攻略,看到有用的裝備就一點點加進淘寶購物車,大到帳篷、儲物柜、冰箱,小到鍋碗瓢盆、柴米油鹽。 為了賺取路費,她開始偷偷錄短視頻。白天“偷偷摸摸”地拍一些素材,做菜的,搟面條的,做辣椒醬的,晚上趁大家都休息了,再偷偷剪輯發布。不能被丈夫知道,不然肯定會招來諷刺,也不好意思被女兒女婿見到。蘇敏從沒那么盼望過一個春天,二〇二〇年三月是約定好送外孫上幼兒園的時間。不料一場疫情蔓延全國,幼兒園延遲入學,蘇敏也不得不困守在家里。 “看看還出去不。”丈夫有點幸災樂禍的意味。蘇敏無心跟他爭辯,繼續往購物車里裝東西。 九月,終于把兩個外孫送進了幼兒園,蘇敏覺得自己的“任務完成了”,她告訴女兒,孩子*難帶的時候我都給你們帶過來了,以后我要出去玩。女兒擔心蘇敏的安全問題,但她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決心:直接下單了放進購物車里的裝備。 快遞一件件送到家里,丈夫有點慌了。“我要是走了,他得從女兒家搬走,沒有人給他做飯了。”蘇敏說。丈夫想了很多種方式阻止她,先用*慣常的打壓法。帳篷在車頂上安裝好了,丈夫說:“這個錢扔得好可惜,要不了兩天你就不住了,你啥事兒都是新鮮一時。”后來他甚至想拔出車里的ETC 卡,被女婿斥責才作罷。 蘇敏心里認定了,這次自己非走不可,沒有轉圜的可能。“我不能再這樣生活下去。” 現在,游客蘇敏的車里塞得滿滿當當:后備廂里裝著食物、便攜式煤氣罐、水、鍋碗瓢盆,后排座位上擠著行李箱,里面有羊絨大衣和秋褲—— 她打定主意秋冬天也不回來了。還有小冰箱、太陽能蓄電池,甚至帶上了無線路由器,充了半年的網費。 她一路從鄭州開到小浪底,三門峽,又跑到西安住了一周。她從不走夜路,到了傍晚就找地方停車,花大概半個小時的時間搭好帳篷,晚上就睡在車頂。一路上,她住過空空蕩蕩的停車場、免費的房車露營地,還在高速服務站短暫停留過一晚。*開始她還害怕路人圍觀,吃飯要躲起來,后來慢慢習慣了各種目光,搭帳篷、收梯子,“動作如行云流水”。 從西安往成都的途中,要繞過秦嶺,那里的險峻令駕駛經驗豐富的司機都恐懼。蘇敏在山里繞了八九個小時,一路上只見到兩輛車,但恐懼、孤獨完全不存在,她只覺得自由。 當天中午,秦嶺霧氣繚繞,能見度不足二百米,蘇敏停下車待了會兒。風也是自由的風,她拍了一個小視頻發到家庭群里:“你看這個路多陡,這個山多漂亮。”只有女兒回復,讓她注意安全。 我見到蘇敏時,她已經到達成都。她比我想象中要瘦小許多,一米五多點的個頭,扎馬尾,穿一件亞麻色的衛衣,顯得輕盈爽快。 蘇敏出來后的這一個月,一共駕駛了一千多公里,加了五次油,駕照因各種意外被扣了九分,但也同時擁有了結婚后這些年來*多的笑容。 或許在女兒看來,這個決定有些草率,但只有蘇敏知道,自己是“真的承受不住了”。
為自己活一次 作者簡介
「編者」 時目,時間的眼睛。 果麥文化旗下的一個編輯團隊,多關注社會議題。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