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巴比特 本書特色
★美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20世紀美國出版轟動的事件
★在美國國內,他得到的不是頌揚,而是抵制,因為他所描寫的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傲慢自負的美國派頭,“滿足了歐洲人侮辱美國的欲望”但是,爭議與存在,背叛或者熱愛,
美國新文學從這里啟航。
巴比特 內容簡介
《巴比特》是美國小說家辛克萊·劉易斯的代表作。是一部反映美國商業文化繁盛時期城市商人生活的小說。主人公巴比特是一位成功的房地產商人,過著富足而又平凡的中產階級生活。然而他受到空虛的襲擊,企圖尋找另一種“真正的生活”。為此,他外出漫游,嘗試過一種玩世不恭的生活,甚至染上了革命情緒。但巴比特又沒有勇氣去承受接之而來的社會冷落,于是,他重新投入了家庭生活和商人生涯的懷抱,在小說的結尾,巴比特將希望寄托在他的兒子身上。 這本小說不僅塑造了一個典型的商人形象“巴比特”,還漫畫式地表現出美國上19世紀20年代商業文化的方方面面,具有文化觀照和藝術欣賞的雙重價值。
巴比特 目錄
致答辭
巴比特.1
劉易斯及其作品.465
劉易斯獲獎經過.489
劉易斯作品年表.497
巴比特 節選
《巴比特/諾貝爾文學獎大系》:**章1天頂市的大廈,在晨靄中高聳入云。鋼筋混凝土和石灰石筑成的大廈,似懸崖峭壁般冷峻,卻又像銀飾般精致。這些高樓,既不是城堡,也不是教堂,而是整潔明亮的辦公樓。在迷霧中,經過歲月蹉跎的高樓顯得分外孤獨:郵局的木瓦房頂已經老化,帶有用耀眼的紅磚砌成的鱗次櫛比的尖塔的房屋,窗戶既小又臟,以至于無法讓人透過它看到外面的世界。經過多年的風吹日曬,公寓住宅終于變得灰暗,失去了往日的絢麗。在這座城市,奇形怪狀的建筑無處不在,但是嶄新的大廈硬是擠了進來,從此成了新的巨頭。
城外郊區的小山坡隨之出現了新的建筑,供一些家庭居住,看起來似乎充滿幸福和寧謐。一輛車身修長的豪華轎車,飛快地駛過混凝土橋,引擎毫無噪聲。車上的人穿著晚禮服,正從彩排戲劇的小劇院回家去。這場彩排整整耗費了一個晚上的時間,足量的香檳酒,讓這些優雅的“票友”們神采奕奕。橋下,那彎曲的鐵路,一閃一閃的色彩艷麗的信號燈讓人眼花繚亂。紐約特快列車轟隆隆地駛過,頓時二十多道炫目而閃亮的鋼軌閃出與天相接的白光。在一座摩天高樓里,美聯社的線路才關掉。話務員與巴黎和北京通話了一個通宵后,疲憊地把賽璐珞眼罩推到了前額。
打雜的女工打著哈欠,拖著陳舊的拖鞋在大樓里走來走去。晨霧已漸漸散去。成群的工人攜著飯盒,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向那座龐大的新工廠。在這有大玻璃、空心瓦和閃亮機械的車間里有至少五千名工人在工作,制造出高價值的產品。它們遠銷幼發拉底河流域及南非草原。汽笛齊鳴,像四月的清晨那般和諧與歡樂,快活地奏出和諧的旋律,仿佛是為工人們而唱的勞動之歌。
2天頂市花崗住宅區有棟荷蘭殖民時期的房屋,回廊里的那個人,睡眼惺忪,懶散地躺著,他的表情看起來是那么寧靜與安詳。他就是喬治·福·巴比特。現在是1920年4月,他已經過完了四十五歲生日。他沒有特別的成就,既不做面包、皮鞋,也不作詩,他唯一做的是向人們推銷高價的房子。他臉的膚色白里透紅,褐色的頭發稀少而干枯,臉上布滿了皺紋,眼鏡在鼻梁上留下兩塊深深的紅印,睡眠時臉上帶著孩童的稚氣。他雖然營養很好,但也不怎么胖;唯獨那腮幫子向兩邊鼓起,像塞了什么東西似的;顯得胖乎乎的手平穩地放在米黃色的毯子上,皮膚看上去細膩光滑。看樣子他非常富足、對婚姻很是忠誠,但不懂得浪漫;臥榻放在這個回廊里更顯得他古板。魁梧的榆樹就在外面站著,院子里還有兩塊過得去的草坪,一條水泥車道和一間波浪紋鐵皮屋頂的車房。
巴比特又做夢了,又一次夢見了小仙女。夢中海市蜃樓的風景比銀白海洋旁邊緋紅的寶塔更加奇幻與美麗。這些年,小仙女總會跑到夢中與他相會。除了小仙女,其他人看到的只是喬治·福·巴比特,而她看到的卻是一個英俊瀟灑的好小伙。她在那神秘的小森林的隱蔽處等著他。終于,他抓住機會從那擁擠不堪的家悄悄地溜了出來,迫不及待地朝小仙女飛奔而去。他的妻子和朋友試圖追他,但都被他給甩下了。小仙女跟他一起飛奔著,他倆坐在一處靜謐的山坡上,彼此相靠著。她是那么苗條,那么蒼白,那么親切!她稱贊他英勇豪爽,她會等著他,他們一起揚帆起航……送牛奶的卡車行駛聲和車門撞擊聲一并響著。巴比特嘆著氣翻了個身,拼命地想回到夢境中去。現在,他只能看到云霧繚繞的對岸印著的她的臉蛋。負責燒火爐的工人“砰”地關上了地下室的門。隔壁院子里的狗正在狂叫著。當巴比特滿足地即將沉入朦朧婉轉的暖流中時,吹著口哨的送報員來了,用《鼓吹報》敲打著大門。巴比特被驚醒了,身子猛抽了一下,他才開始松弛,那令人討厭而熟悉的福特引擎發動聲又傳來了:吧嗒,吧嗒,吧嗒,吧嗒。巴比特自己是個愛車如命的人,然后他跟著那個素未謀面的駕駛員一起把喬著方向盤,一起迫不及待地將車開走,為熄火而懊惱,接著又耐心地發動車子。
那“吧嗒,吧嗒”的聲音枯燥而洪亮,在清冷的早晨,這聲音叫人抓狂而又無法回避。等到引擎聲震耳欲聾的時候,他知道這福特車已啟動了,緊繃著的神經這才放松下來。他瞥了一眼心愛的榆樹,泛黃的樹枝與谷金色的天空相接應,他迷糊地搜索著,好像在追尋那*后的睡意。他曾經是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男孩,但如今他不再對或許發生但又充滿幻想的新奇事物那么好奇了。直到七時二十分,鬧鐘響后,他才迷迷糊糊地回到了現實中。……
巴比特 作者簡介
辛克萊·劉易斯
Sinclair Lewis(1885-1951)
1885年出生于明尼蘇達州的索克中心鎮,自幼身體虛弱,缺少母愛,養成了沉默孤僻的性格。1908年自耶魯大學畢業后,主要在美國各地從事新聞工作,豐富的閱歷為他后來的小說創作積累了大量素材。1916年,他辭去工作,全職寫作。
1920年,他以《大街》一舉成名后,又推出《巴比特》(1922)和《阿羅史密斯》(1925)。這三部作品被認為是他的z優秀之作。其中《阿羅史密斯》曾獲1926年普利策文學獎,但他拒絕受獎,以抗議保守派以前對《大街》的非難。而《巴比特》被公認為他的代表作,“巴比特”也隨之成為美國中產階級的代名詞。1930年,他成為美國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