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鄉村林權締約的經驗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411700
- 條形碼:9787565411700 ; 978-7-5654-1170-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鄉村林權締約的經驗研究 本書特色
在《鄉村林權締約的經驗研究(新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作者劉杰以中國鄉村集體林權轉移的過程為研究對象,從經驗研究的視角,重點描述了初始私人林權界定的治理結構與各種治理機制以及機制應用中的合謀行為;闡釋了圍繞林權而展開的利益博弈過程,也是具體的私人產權的社會建構過程;產權關系是個體行為者與其所處的社會環境不斷互動的動態均衡過程。
鄉村林權締約的經驗研究 內容簡介
在《鄉村林權締約的經驗研究(新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作者劉杰以中國鄉村集體林權轉移的過程為研究對象,從經驗研究的視角,重點描述了初始私人林權界定的治理結構與各種治理機制以及機制應用中的合謀行為;闡釋了圍繞林權而展開的利益博弈過程,也是具體的私人產權的社會建構過程;產權關系是個體行為者與其所處的社會環境不斷互動的動態均衡過程。
鄉村林權締約的經驗研究 目錄
1 導論
1.1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創新與不足
2 產權締約研究的理論基礎
2.1 新制度經濟學的相關理論
2.2 借助分析的社會學理論
3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3.1 林權
3.2 現代林業產權制度
3.3 新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4 初始林權締約的治理觀
4.1 現代治理觀
4.2 初始林權締約的治理結構
4.3 初始林權締約的治理機制
5 鄉村集體林權的拍賣
5.1 l村背景介紹及林權締約的經驗觀察
5.2 鄉村林權的權利結構與合約形式
5.3 鄉村林權締約中的制度結構
5.4 不同資本狀態下締約者的結構性互動――**次拍賣
5.5 謀劃與策略中締約者的微觀互動――第二次拍賣
5.6 締約中的支配力量――兩次拍賣的比較
5.7 小結
6 鄉村集體林權的協商轉讓
6.1 h村背景介紹及林權改革狀況
6.2 h村集體林權協商轉讓的場境
6.3 協商機制的次優選擇
6.4 協商機制的私人治理
6.5 協商結果的結構性約束
6.6 協商機制運行中的合約演化
6.7 小結
7 鄉村林權締約中的合謀行為
7.1 合謀行為
7.2 林權締約中的合謀主體及互動關系
7.3 林權締約中合謀行為的影響因素
7.4 合謀行動中的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
7.5 合謀行為的經驗分析
7.6 合謀行為的應對措施
7.7 小結
8 初始林權“私有化”的建構邏輯
8.1 農耕地初始權利“私有化”的過程回顧
8.2 集體產權建構的路徑依賴――“慣習”
8.3 “模糊實踐”中的“強力”原則
8.4 規則不確定基礎上的利益政治模式
8.5 h村私人林權初始化的難題
8.6 基于剩余控制權的締約行為
8.7 小結
9 新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公正觀
9.1 新集體林權分配的公正原則
9.2 新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環境正義觀
9.3 小結
10 新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國家治理
10.1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政策過程
10.2 新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政策的層級性演進
10.3 新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國家治理規范
10.4 新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國家治理理念
11 問題的擴展:社會結構的再生產
11.1 社會結構再生產的機制關聯――制度間的相互關聯和相互制約
11.2 社會結構再生產的基本機制――在市場分配與行政分配之間
11.3 社會結構再生產的程序意義――儀式的象征性
11.4 國家視角中的林業
11.5 小農的終結
11.6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