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清朝嘉道財政與社會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95655
- 條形碼:9787100095655 ; 978-7-100-09565-5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朝嘉道財政與社會 本書特色
《中國近世社會和政治研究叢書:清朝嘉道財政與社會》以大量的**手檔案資料為主,對清代的財政收入(包括田賦、鹽課、關稅、雜賦、捐納和報效),和支出(包括皇室經費、俸祿、兵餉、驛站、科場學校、河工塘工經費等)進行了詳證而可信的考證,這在學術界尚屬首次。 《中國近世社會和政治研究叢書:清朝嘉道財政與社會》通過詳細的梳理研究發現,嘉道時期的清朝財政支出規模保持著緩慢擴張的態勢,收支相抵后一般仍出現盈余。鴉片戰爭后的十年間,財政歲入及其結構,和康雍乾各朝相比,亦基本相同,地丁、鹽課和關稅仍然是財政歲入的三大支柱,特別是地丁銀,仍然是財政收入的主體。與此同時,支出雖有較大幅度增長,但從總體上說,財政收支尚未走到崩潰的邊緣。《中國近世社會和政治研究叢書:清朝嘉道財政與社會》由此進一步對目前學術界盛行的“道光蕭條”說進行批評,并將這一時期的財政概括為“有量變而無質變”的過渡型財政。此結論突破了以往對嘉道時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評價極低的局面,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清朝嘉道財政與社會 內容簡介
本書的主旨是探求嘉道時期的財政狀況,以及當時的國家財政與嘉道時期的社會之互動的問題。作者逐步分析了清朝前期的財政制度、嘉道時期的財政收支、財政積弊以及當時的財政改革,以及探討了嘉道時期財政與社會的互動后,概括性的將嘉道時期的財政狀況總結為有量變而無質變。具體而言,作者認為嘉道時期的財政支出規模保持著緩慢的擴張的態勢,甚至有時還有盈余。但這種緩慢增長卻不能掩蓋嘉道時期財政管理效率低下這一事實。這種效率的低下與吏治整體的敗壞是成正相關的。 本書為學界研究嘉道社會提供了一個可供使用的財政學上的背景解讀。
清朝嘉道財政與社會 目錄
緒論
**章 清朝前期財政制度
一、機構
(--)中央
(二)地方
二、運行
(一)制度
(二)倉庫
三、財政收支
(一)收入
(二)支出
(三)收支大勢
第二章 嘉道財政收支
一、收入
(一)地丁錢糧
(二)漕糧
(三)鹽課
(三)關稅
(四)捐納與報效
……
第三章 嘉道財政積弊
第四章 嘉道時期的財政改革
第五章 嘉道財政與社會
結論:有量變而無質變的嘉道財政
附:道光地丁統計表
參考文獻
清朝嘉道財政與社會 節選
倪玉平所著的《清朝嘉道財政與社會》將研究對象集中于長達五十五年的嘉道時期,正好續康乾盛世余響,啟近代屈辱先聲,是清朝歷史上承前啟后的轉折時期。除了財政史本身及嘉道朝斷代史的研究意義外,本書亦想通過較為實證性的研究,為目前學術界“道光蕭條”、“嘉道衰微”等問題的討論,提供新的視角。
清朝嘉道財政與社會 作者簡介
倪玉平, 1975 年生于湖北漢川, 1997 年 、 2000 年和 2003 年,先后畢業于蘭州大學 、 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學歷史系,相繼獲歷史學學士 、 碩士 和 博士學位,其中博士論文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03 年入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做博士后研究,同期入近代史所工作。 2007 年調入北師大 歷史學院 任教,現為該院副教授 。 目前正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目《清朝嘉道財政與社會》、高校全國優秀 博士論文作者專項資金項目《生態變遷 、 自然災害與清代經濟周期研究》、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資助項目《〈中衢一勺〉校注》等課題的研究。代表性著作有:《 明清時期的全國漕運中樞淮安》、《道光王朝》、《博弈與均衡:清代兩淮鹽政改革》、《清代漕糧海運與社會變遷》等,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等權威刊物上發表數十篇文章。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