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心靈投影 本書特色
文學藝術是*貼近人類靈魂的精神產品,它足捍衛人性的,而且越是靈魂不安的時代,我們越是需要它的撫慰。 如果我們不透過作家的創作去追溯其靈魂深處,又如何能領悟這些作家以自己的心靈所感受的時代和人民的心靈呢?
心靈投影 內容簡介
自上世紀50年代起,寧宗一教授便從事中國文學史的教學與研究。他長期專注于文學經典的研讀,并將重點置于經典文本的審美化心靈史意義的探索上,先后出版了多部專著,其中《心靈文本》《傾聽民間心靈回聲》皆以中國古典小說、戲曲經典文本為依托為載體,深入揭示了文學經典乃是大師敘寫的民族心靈史。《心靈投影》乃是他“心靈三部曲”的第三部。全書以心靈史的觀照為核心,多層次多側面多角度地展示了著述者回歸心靈的理念。在長年從事小說美學與戲曲美學的研究中,作者逐步認識到中國小說與戲曲的民族審美風格及其血緣關系,因此他的小說、戲曲研究始終相互參定、同步進行。《心靈投影》精選小說與戲曲經典名著18部(篇),進行了精到深入的闡釋,其歷史的深度和理論的高度都很鮮明,并融學術性、可讀性和鑒賞性于一體,堪稱他研究小說和戲曲成果的結晶。
心靈投影 目錄
要把名著讀到這種程度——序宗一的《心靈投影》
題記中國戲曲與小說的血緣關系
小說篇
心靈的辯證法——我讀《鶯鶯傳》
考據,不應該遮蔽審美視線——讀陳寅恪的《讀(鶯鶯傳)》
鏤心刻骨的癡情——讀《碾玉觀音》隨想
政治史的戰爭風俗畫卷——淺論《三國演義》
《水滸》的民族審美風格
智慧的較量——讀《西游記》
笑笑生對中國小說美學的貢獻——評《金瓶梅詞話》
重讀《金瓶梅》斷想
《金瓶梅》六人物論
[附]史里尋詩到俗世咀味——明代小說審美意識的演變
藝術與道德并存——讀《聊齋志異·西湖主》隨想
一位古代小說家的文化反思——吳敬梓對中國小說美學的拓展
喜劇性和悲劇性的融合——《儒林外史》的實踐
寂寞的吳敬梓——魯迅“偉大也要有人懂”心解
心靈的絕唱——《紅樓夢》論痕
面對大師的心靈史——走向世界的《紅樓夢》
戲曲篇
驚天動地的吶喊——淺談《竇娥冤》的悲劇精神
歌頌強者的詩——激賞《單刀會》
生活的潛流——為關漢卿《玉鏡臺》雜劇一辯
另一種精神世界的透視——關漢卿《謝天香》雜劇別解
《西廂記》:進入經典——一個文本蛻變過程的文化考察
悲劇的詠嘆調——感悟馬致遠《漢宮秋》第三、四折
膽識與才情——睢景臣《高祖還鄉》的象征意蘊
重新接上傳統的慧命——說不盡的《牡丹亭》及其他
《長生殿》的悲劇意識——敬致改編者
[附]戲曲史·心靈史·社會史
意蘊:新編史劇的歷史深度和反思力度
編后贅語
心靈投影 作者簡介
寧宗一,1931年生于北京市,滿族。1954年畢業于南開大學中文系,后留校任教,1997年自東方藝術系退休。曾任南開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武俠文學學會創會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文學史、小說美學和戲曲美學。撰有《心靈文本》《傾聽民間心靈回聲》《走進困惑》《教書人手記》《文馨篇》<說不盡的金瓶梅》《金瓶梅的藝術世界》《名著重讀》《寧宗一小說戲劇研究自選集》等專著,并論文多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