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逸周書》文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21665
- 條形碼:9787516121665 ; 978-7-5161-216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逸周書》文學研究 本書特色
趙奉蓉編寫的《<逸周書>文學研究》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0YJC751129))結項成果。該書從中國文化中廣義的文學觀念出發,對《逸周書》的文本形態、敘事、物候事象、人物形象進行了系統細致的考察研究。**,從“解”字考、篇名論、“數字為紀”現象、言體文類等方面入手分別對《逸周書》中的文學因素進行研究,根據這些文學因素的特征,在文學發展的脈絡中力圖廓清《逸周書》的文本形態問題。第二,《逸周書》作為記述周代歷史以及典章制度的文獻,敘事占據較大篇幅,對于《逸周書》敘事的探討也成為《逸周書》文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第三,《逸周書?時訓解》記錄了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個時段的物候,這些物候承繼《夏小正》的歷法體系,又帶有周文化的特色,成為表現歷史反思主題的重要載體。第四,人物形象是文學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逸周書》展現了眾多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與其他典籍中的人物形象相比,或是描寫比較客觀,或是敘述比較全面,或是可以補充他說,或是可以顛覆舊說。
《逸周書》文學研究 內容簡介
《<逸周書>文學研究》從中國文化中廣義的文學觀念出發,對《逸周書》的文本形態、敘事、物候事象、人物形象進行了系統細致的考察研究。**,從“解”字考、篇名論、“數字為紀”現象、言體文類等方面入手分別對《逸周書》中的文學因素進行研究,根據這些文學因素的特征,在文學發展的脈絡中力圖廓清《逸周書》的文本形態問題。第二,《逸周書》作為記述周代歷史以及典章制度的文獻,敘事占據較大篇幅,對于《逸周書》敘事的探討也成為《逸周書》文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第三,《逸周書·時訓解》記錄了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個時段的物候,這些物候承繼《夏小正》的歷法體系,又帶有周文化的特色,成為表現歷史反思主題的重要載體。第四,人物形象是文學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逸周書》展現了眾多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與其他典籍中的人物形象相比,或是描寫比較客觀,或是敘述比較全面,或是可以補充他說,或是可以顛覆舊說。
《逸周書》文學研究 目錄
序
前言
**章 《逸周書》的文本形態論
**節 《逸周書》篇名“解”字考
第二節 《逸周書》篇名由來論
第三節 《逸周書》中的“數字為紀”現象
第四節 《逸周書·周祝解》與“言”體文類
第二章 《逸周書》的敘事
**節 史官文化視野下的線形敘事
第二節 禮樂文化影響下的空間敘事
第三節 周代文化浸染下的色彩描寫
第四節 神話思維關聯下的鋪排描寫
第三章 《逸周書》的物候事象
**節 物候事象的分類及意旨
第二節 物候事象的展現方式
第三節 嚴整而有序的象征事象群
第四節 物候事象句式的韻律特點
第四章 《逸周書》的人物形象
**節 勵精圖治、謀深慮重的圣德之君
第二節 恪勤不懈、夙夜憂患的開國之君
第三節 虔虔在位、追跡文武的明過之君
第四節 博聞強識、嫻于治亂的輔國重臣
第五節 忠言進諫、匡弼王業的社稷之臣
第六節 《逸周書》出現的君臣模式及寓意寄托
結語
附錄 歷代書目題跋文獻之著錄
參考文獻
后記
《逸周書》文學研究 作者簡介
趙奉蓉,女,1979年9月生,山東省濰坊人。1999—2006年在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攻讀學士、碩士學位,師從楊樹增先生。2006—2009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李炳海先生。2009年至今,在河南大學文學院任教。2011年1月始為河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在研人員,合作導師為王立群先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