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工程影響下的細沙粉沙質岸灘地貌演變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9069489
- 條形碼:9787209069489 ; 978-7-209-0694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工程影響下的細沙粉沙質岸灘地貌演變 本書特色
《工程影響下的細沙粉沙質岸灘地貌演變》應用新的dem技術對工程建設前后不同時段地貌變化進行定量計算,同時用數值計算、物理模型試驗和灘面沉積物粒度、磁化率和孢粉分布和變化的分析等方法對工程建設前后岸灘地貌變化過程進行反演,得出工程建設后地貌變化過程和趨勢與實測結果相一致的結論。
工程影響下的細沙粉沙質岸灘地貌演變 內容簡介
本書對細沙粉沙質海岸的工程地貌作了研究,介紹了茅家港雙突堤工程建造后的岸灘地貌變化、離岸堤-丁壩組合工程建造后的岸灘地貌變化等內容。
工程影響下的細沙粉沙質岸灘地貌演變 目錄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臨沂大學博士教授文庫》總序前言**章 緒論**節 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一、海岸工程影響岸灘地貌二、課題支持三、研究意義第二節 研究現狀綜述一、海岸工程對海岸地貌、海岸環境的影響研究二、岸灘地貌變化的研究第三節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一、研究思路二、研究方法第四節 研究內容與結構一、研究內容二、本書的基本結構第二章 研究區背景**節 江蘇海岸的發育歷史第二節 江蘇海岸的基本特點一、海岸類型以淤泥質海岸為主,基巖海岸、沙質海岸較少二、人工岸線占海岸線總長度的比例較大三、海岸低平,岸線平直,潮間帶坡度緩四、沿海中部岸外有輻射沙洲分布五、復雜的水沙環境六、海岸淤蝕特征第三節 呂四海岸的形成與演變一、呂四海岸的演變歷史二、呂四海岸的動態第四節 呂四海岸的水動力環境一、近海的水文特征二、波浪特征三、潮汐特征第五節 呂四海岸泥沙特征一、泥沙來源二、泥沙特性第六節 呂四海岸的近期動態與潮灘地貌特征一、海域形勢二、水道與岸灘近期動態三、斷面變化四、高潮灘剖面形態及粒度特征小結第三章 茅家港雙突堤工程建造后的岸灘地貌變化**節 茅家港航道防護工程概況第二節 工程建造前茅家港岸灘特點一、茅家港岸灘的自然條件二、航道回淤特點第三節 工程建成后的岸灘地貌變化一、茅家港灘面不同位置的沖淤變化二、航道位置的變化三、細沙粉沙質海岸突堤與沙質海岸突堤引起沖淤的比較四、灘面地貌的變化五、灘面物質組成的變化六、灘面地形的極差變化第四節 基于數字高程模型的灘面沖淤變化的定量研究一、高程累積曲線的變化反映的灘面沖淤變化二、沖淤厚度三、突堤之間的灘面淤積計算第五節 茅家港沉積物粒度變化和磁化率變化一、灘面沉積物的粒度變化二、沉積物磁化率變化三、磁化率變化與粒度變化的關系四、磁化率變化、粒度變化與水動力的關系第六節 茅家港岸灘地貌變化的原因分析一、水動力的變化二、灘面沉積物的變化反映灘面沖淤的變化第七節 茅家港岸灘演變的物理模型試驗研究一、茅家港海域波浪泥沙物理模型設計二、物理模型的建立三、物理模型試驗四、試驗總結小結第四章 離岸堤—丁壩組合工程建造后的岸灘地貌變化**節 茅家港離岸堤—丁壩組合工程概況第二節 離岸堤內的淤積分布一、工程區內的灘面淤積分布二、細沙粉沙質海岸與沙質、淤泥質海岸的離岸堤內泥沙淤積分布比較第三節 離岸堤內灘面淤積厚度的計算一、不同淤積時間后的灘面水深二、淤積厚度三、*終促淤厚度四、灘面淤積趨勢分析五、計算結果與實測結果的比較第四節 垂直剖面上孢粉、粒度和磁化率的變化一、季節 性潮灘沉積的孢粉判別二、離岸堤內的垂直剖面上粒度、磁化率與孢粉的變化第五節 離岸堤內灘面淤積的原因分析一、泥沙運動二、離岸堤內灘面淤積厚度差異的原因分析三、離岸堤內灘面新淤積形態變化的原因小結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節 主要結論及創新點一、主要結論二、研究特色及創新點第二節 討論與展望一、與相同條件下的其他地區海岸工程地貌的比較研究需進一步加強二、關于應進一步加強用動力模型研究、預測海岸工程地貌演化趨勢的研究參考文獻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