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日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派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17040
- 條形碼:9787516117040 ; 978-7-5161-170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日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派史 本書特色
日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派史 內容簡介
總結日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的特點可知,不僅其研究起步早、長期的堅持積累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至今擁有一大批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而且還具有較早地遠離前蘇聯的意識形態影響、濃厚的東方色彩以及獨特的研究視角等特點。因此,筆者認為,了解研究日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對于豐富我國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研究將具有重要意義。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叢書:日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派史》選取“學派史”作為研究課題,是因為日本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的一個很主要的特點即是學派研究的特色鮮明,由此出發是希望從另一個視角對日本的相關研究的成因、特點予以梳理和考察,使我國學界對于日本的研究有更多的了解。
日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派史 目錄
**部 二戰前兩大學派在論戰中形成
**章 二戰前的日本資本主義(明治維新以后1945年戰敗)
一 資本主義發展迅速,農業色彩依然濃厚
二 階級矛盾激化,工人運動高漲
三 從社會主義政黨到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建立
第二章 論戰中形成的講座派、勞農派
一 兩大學派形成的政治背景:日本共產黨內部出現對立
二 兩大學派的*終形成:政治論戰向經濟學論戰的轉
三 兩大學派的代表人物及重要成果
第二部 二戰后五大學派在并存中發展
第三章 二戰后的日本資本主義(1945 -1990年)
一 美國占領下的日本資本主義(1945-1955年)
二 高速發展時期的日本資本主義(1955-1970年)
三 向新自由主義轉換后的日本資本主義(1971-1990年)
第四章 與日本共產黨相伴——講座派的發展
一 戰后初期:講座派的研究以日本共產黨制定的方針為依據
二 高速發展時期:講座派內部論戰激烈
三 新自由主義時期:從講座派到正統派
第五章 與日本社會黨相伴——勞農派的發展
一 戰后初期:勞農派左派論戰中獲取優勢
二 高速發展時期:勞農派左派確立社會黨內地位
三 新自由主義時期:勞農派走向衰落
第六章 與主流相偏離——去“主義”的宇野學派
一 宇野弘藏及其理論
二 宇野理論及宇野學派
三 宇野理論的發展
第七章 發生轉換——調節學派源于市民社會學派
一 市民社會學派的形成
二 山田銳夫為代表的調節學派
第八章 引人數學分析——聞名世界的數理學派
一 置鹽信雄及其理論
二 數理馬克思經濟學派
第三部 新時期各學派在合作中直面挑戰
第九章 陷入低迷后的日本資本主義(1990年至今)
一 90年代以后的日本國內外環境的巨變
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對日本的影響
第十章 學派中興的曙光
一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的新變化
二 各學派直面挑戰
三 各學派開創共同研究的新局面:對現代資本主義的認識
四 各學派的*新研究:對全球經濟危機的認識
參考文獻
后記
日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派史 作者簡介
譚曉軍,1968年9月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1991年7月畢業于東北財經大學計統系,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99年3月畢業于日本東京都立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8年3月畢業于日本首都大學東京,獲經營學博士學位。 曾在東北大學文法學院經濟學系任副教授,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日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 曾在日本《絰濟と絰濟學》,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經濟社會體制比較》、《國外理論動態》、《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社會科學輯刊》、《國際思想評論》等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日本八朔社,2011年6月。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