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常識之無-可以觸摸的民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4104417
- 條形碼:9787224104417 ; 978-7-224-10441-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常識之無-可以觸摸的民國 本書特色
民國新聞言論的實態,看到親歷者的“現場民國”。 一瞥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的地形地貌。
常識之無-可以觸摸的民國 內容簡介
民國"新青年派"在《新青年》與《每周評論》上,發表了大量的新聞報道與評論文章.從中不難看到民國新聞言論的實態,看到親歷者的"現場民國";同時,亦可一瞥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的地形地貌.
編輯推薦:(或本書獨特賣點)
民國新聞言論的實態,看到親歷者的"現場民國".
一瞥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的地形地貌.
常識之無-可以觸摸的民國 目錄
導言:激揚文字,導航啟蒙…顧海,
敬告青年
敬告青年…陳獨秀
一九一六年…陳獨秀
新青年…陳獨秀
青年與老人…李大釗l
告青年…郭仁林
《新青年》宣言
本志罪案之答辯書…陳獨秀
青年底誤會…陳獨秀
反抗輿論的勇氣…陳獨秀
山東問題報道
山東問題
一周中北京的公民大活動…億萬
常識之無-可以觸摸的民國 作者簡介
陳獨秀(1879-1942)原名慶同,安徽懷寧人。先后創辦的《新青年》與《每周評論》,聚集了諸如李大釗、錢玄同、劉半農、高一涵、胡適和魯迅等著名“民國青年”,是當時宣傳民主與科學等現代價值觀念的重要輿論陣地。尤其是《新青年》,它直接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