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現代中國與伊朗關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325753
- 條形碼:9787802325753 ; 978-7-80232-57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中國與伊朗關系 本書特色
《現代中國與伊朗關系》是全方位研究中國一伊朗關系的學術專著。《現代中國與伊朗關系》以中伊關系的發展歷史、影響中伊關系的主要因素為軸線,客觀地再現了中伊關系在不同時期的全貌,探尋了中伊關系的演變機制。《現代中國與伊朗關系》以國家利益為核心,重點剖析了21世紀初期以來世界格局和兩國國情變化對中伊關系的影響、兩國的外交決策機制和對外戰略布局,并對中伊關系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對于研究世界格局變化、中東問題、伊朗核問題等方面的學者和讀者,《現代中國與伊朗關系》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現代中國與伊朗關系 內容簡介
本書是全方位研究中國-伊朗關系的學術專著。本書從時間和空間的廣域角度,以中伊關系的發展歷史、影響中伊關系的主要因素為軸線,客觀地再現了中國-伊朗關系在不同時期的全貌,探尋了中伊關系的演變機制;以國家利益為核心,重點剖析了21世紀初期以來世界格局和兩國國情變化對中-伊關系的影響、兩國的外交決策機制和對外戰略布局;本書還對中伊關系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對于研究世界格局變化、中東問題、伊朗核問題等方面的學制和讀者,本書都有參考作用。
現代中國與伊朗關系 目錄
前言
preface
**章 中國一伊朗關系的歷史回顧
**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中伊關系
一、中伊關系歷史悠久
二、中伊交往內容廣泛
三、中伊近代遭遇了相似的磨難
第二節 20世紀50-90年代末期的中伊關系
一、20世紀50年代的中伊關系:冷漠狀態
二、20世紀60年代的中伊關系:出現轉機
三、20世紀70年代的中伊關系:正常化和遭遇小挫折
四、20世紀80年代的中伊關系:調整和發展
五、20世紀90年代的中伊關系:持續發展
第二章 伊朗與中國伊斯蘭教的關系及中伊文化的共性
**節 伊朗與中國回族關系
第二節 伊朗與中國維吾爾族關系
第三節 伊朗什葉派思想與中國伊斯蘭文化的關系
第四節 波斯語與中國穆斯林文化
第五節 伊朗伊斯蘭哲學與中國穆斯林文化
第六節 中國與伊朗歷史文化的共性
一、歷史悠久、文脈相傳
二、文明之光輻射周邊
三、文化邊界相互交集
四、外來宗教與本土宗教相融合
五、軍事上的被征服與文化上的反征服
六、歷經共同的反帝反封建斗爭
七、分別抗御共同的敵人
八、中伊兩國均面臨著外源型、被動型和后發型的現代化歷程
第三章 現代影響中國一伊朗關系的主要因素
**節 中國和伊朗的國情
一、中國的國情
二、伊朗的國情
三、“發展”是兩國面臨-的共同任務
第二節 影響巾伊關系的因素
一、國家利益因素
二、地緣政治因素
三、世界形勢與中東格局因素
四、大國因素
五、資源和經濟因素
六、歷史、宗教與文化因素
七、經濟政治制度因素
……
第四章 21世紀初期的中國-伊朗關系
第五章 21世紀初期中伊的外交環境及決策機制
第六章 21世紀初期中國-伊朗的對外戰略布局
第七章 21世紀初期中伊關系的戰略地位與發展前景
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現代中國與伊朗關系 作者簡介
楊興禮,男,西南大學教授,曾任中國中東學會第五屆、第六屆常務理事、中國非洲問題研究會第七屆理事、中國地理學會世界地理專業委員會第六一一十屆委員、重慶市地理學會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重慶市第,屆、第二屆人文地理學術帶頭人,西南大學西亞研究所副所長。 從事中東經濟政治地理、伊朗經濟地理及中東國家關系的教學、研究工作已經20多年,曾先后獨立發表和合作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并主持完成了多項有炎中東問題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數育部重大課題項目的研究,主要出版《伊朗與美國關系研究》、參編《簡明西亞北非科全書(中東)》、《世界地理》(高等學校教材)等學術專著。 冀開運,男,博士,1966年4月17口生于陜西洛南,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世界史教授,西南大學伊朗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世界民族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伊朗友好協會理事,伊朗德黑蘭大學和美國伊利諾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先后發表四十五篇論文,主持并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伊朗與伊斯蘭世界犬系研究》和《兩伊戰爭及其影響研究》、國務院僑辦項目《中東華人華僑研究》、國家語委項目《中東國家語言政策與實踐研究》;主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時期中國伊朗關系研究》,出版譯著二部:《跨越中國》、《中國與阿拉伯半島和海灣國家關系》,出版專著五部:《中東國家通史·伊朗卷》、《二十世紀伊朗史》、《二十世紀約旦史》、《約旦史》、《伊朗與美國關系研究》。 陳俊華,男,博士,1973年10月出生于重慶合川區。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副教授,教師教育系系主任,中國中東學會理事、中國亞非學會理事。主要從事中東政治與經濟地理、資源開發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伊朗核危機的發展演變與中國能源安全對策研究”,重慶市國土資源房屋管理局科研項目“以土地登記為核心的不動產統一登記研究”、西南大學高校基本科研項目“伊朗核危機的演變趨勢與中國的對策響應”等八項,主研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日“新時期中國伊朗關系研究”、教育部十五重大項目子項目“美國伊朗關系研究”、重慶市“十二五”規劃前期研究項目“重慶市‘十二五’提升交通樞紐綜合服務能力研究”等近十項。代表性的論文有“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ts Impactson the Buildup of Sustainable Develop-Hnent Capacity of Regional Economy”,“新時期的中國伊朗關系特征和戰略定位分析”、“新世紀初以色列地緣經濟戰略芻議”等。 楊珊珊,女,漢族,1981年出生,重慶市北碚區人,獲文學碩士學位,現任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對各國英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有較為系統的研究;主研過多項國際關系、中東國家歷史、地理、教育及婦女問題的閑家級、省部級項目,曾在《世界民族》發表論文“簡論伊斯蘭革命以來伊朗婦女的就業狀況”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