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民國大學-遙想大學當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051545
- 條形碼:9787506051545 ; 978-7-5060-515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國大學-遙想大學當年 本書特色
他們當中有陳寅恪這樣,以“不合作”為*高原則;有顧準這樣,敢于反叛的;有儲安平這樣,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的;更多像錢鍾書這樣,看透了而“閉門不管天下事”的。正是這些豐富的知識分子選擇,構成了中國當代知識分子悲欣交替、起落交織的全部人生。 民國時期的一個專科學校,用“書塾式”“死記硬背”的讀書方法,培養出一批國學大家;當年的西南聯大的教授們與學生們,生活清苦,上課時還需時時用心聽警報,聞響即得外奔,卻培養出大批科學家、文學家、哲學家、政治家,出類拔萃者,比比皆是;為什么我們現在的大學,培養不出大師級人物?
民國大學-遙想大學當年 內容簡介
《民國勝景系列:民國大學·遙想大學當年》選用文章共70余篇,按所述內容分“校長像校長”“老師像老師”“學生像學生”“學術像學術”“學校像學校”“圖書館像圖書館”6個章節。有49位大師胡適、蔣夢麟、蔡元培、梅貽琦、張伯苓等關于自己治學的感想、演說、發刊詞;有陶希圣、張申府等人的文章中對胡適、蔡元培等大師的治學理念、大師風范的的認同;也有潘光旦、竺可楨、陳獨秀對思想自由、學術自由的追求;還有柳存仁、金克木、張中行對大學的風土人情,甚至于小飯館的味道的饒有興趣的小品文、隨筆等;更有謝泳、陳平原等當代大家論述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大、四九年前的北大的精神學術論文,展現了民國時期中國的各大名校所特有“永恒的風景”,感受到這些學校歷史傳統與文化精神,表現出他們的內涵與靈性,讓讀者感知這些大學的脈膊與靈魂,讓我們看到與當代大學不一樣的風采,遙望民國時期的大學生態、大學教育,回望一個學術的黃金時代及對那一代知識分子的學術自由、精神獨立的推崇。
民國大學-遙想大學當年 目錄
**章 校長像校長
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蔡元培
蔡先生任北大校長對近代中國發生的巨大影響——陶希圣
北京大學和學生運動——蔣夢麟
張梅兩校長印象記——柳無忌
就職演說——梅貽琦
歡迎新同學的幾句話——梅貽琦
四十年南開學校之回顧——張伯苓
羅家倫重建中大——王運來
上海交通大學第三十屆畢業典禮訓辭——唐文治
論大學設訓導長——潘光旦
第二章 老師像老師
從“五四運動”到“六三索薪”——馬敘倫
民國大學-遙想大學當年 作者簡介
謝泳,1961年生,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有《中國現代文學的微觀研究》《西南聯大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困境》等箸作,文章平穩舒緩,隱藏著深沉的思想和個人風格,被摩羅譽為“現代隨筆新三家”。 陳平原,1954年生,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有《北大精神及其他》《老北大的故事》《中國大學十講》等著作。研究的方向從現代文學史到現代中國學術史,至本世紀開始兼及現代中國教育史。 蔡元培(1868年~1940年),中國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