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繁星.春水-無障礙閱讀-最必讀名著.勵志版-彩播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89517
- 條形碼:9787100089517 ; 978-7-100-0895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繁星.春水-無障礙閱讀-最必讀名著.勵志版-彩播版 本書特色
這是一套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新課標名著快速精讀版。本叢書立足原著,比原著更具可讀性,采用現在中小學生適宜的語言方式,進一步提升了經典名著的閱讀性。經典著作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是世界文學大師留給人類的珍貴的精神文化遺產,廣泛地閱讀名著可以健全人格、陶冶性情、開拓精神空間,提高我們的語文素養,*終提升我們的素質。
繁星.春水-無障礙閱讀-最必讀名著.勵志版-彩播版 內容簡介
【名著讀什么】 【勵志版名著的五個關鍵詞】 我們知道,在一個急功切利的時代,在一個因浮燥而充斥的“淺閱讀”環境里,追求精品而要求學生“深閱讀”反而是一種奢侈的想法。但是,“領悟性閱讀”是人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如何用精品名著喚醒天性、喚醒心靈、點燃智慧之燈,又能兼顧學生學習的現實需要呢? 【**個關鍵詞:勵志——“本書名言記憶”】 一句名言可以影響人的一生。在眾多學生用的名著版本中,唯獨商務版的名著是以勵志為核心理念的。我們都知道,好書必然是能啟迪人性和給人以精神滋養的。因此,我們特別關注每一本名著中所傳遞的寶貴人生經驗和成長智慧。 【第二個關鍵詞:興趣——“無障礙閱讀”】 對于閱讀經驗較少的學生。讓他們有興趣讀和讀上去不難,當是首要。勵志版名著將難詞、引用、人物、好句等進行了詳細的注釋與精評。這是本書的“功夫版塊”。 【第三個關鍵詞:導學——“名師導學3-2-1”】 名師門下出高徒。清華附中特級教師楊建宇先生,集四十年教學經驗,傾力把關導讀導學部分,強調在導學的基礎上自主學習,把閱讀延伸到書外。“導學3-2-1”的功能,就好比名著閱讀的指南針。 【第四個關鍵詞:彩圖——“圖說名著”】 全品系300多幅精美插圖,配以言簡意賅的文字,形成了“圖說名著”的生動畫面,這對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及更好地理解每一本名著的意蘊,無疑會有良好的幫助。 【第五個關鍵詞:課標——“全課標素質解讀”】 強調課標與素質閱讀的結合,是本叢書明顯的特征。各版本語文教材中所選用的名著篇目,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從而倡導“每一本名著都是*好的教科書”的理念。簡言之,我們殫精竭慮,注重每一個細節。因為,一個人物,就是一段經歷;一段故事,就是一個哲理;一本好書,可以勵志一生。讓名著回歸它人生成長導師的根本功能吧! 勵志版名著編委會 【名師導學 】 【3個閱讀要點】 ◎詩中蘊涵著深刻的思想和哲理。這些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往往與詩中所描繪的具體形象以及詩人深沉的思緒糅合在一起。請在閱讀中認真思考詩的深刻內涵,同時感受詩人的情緒、欣賞詩的美感。 ◎詩中表現出一種女性的纖柔。冰心以她“滿蘊著溫柔,帶著憂愁”的抒情筆調,滿懷深沉地歌頌母愛與童真,贊頌大自然,同時也抒發了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請在閱讀中仔細體會詩人的內心世界、詩人的情感抒發。 ◎語言清新淡雅,韻律渾然天成;意境優美,情韻悠長。請在閱讀中品味這種獨特的藝術魅力, 感受詩人用文字營造的美好世界。 【2個知識要點】 ◎《繁星?春水》以歌頌母愛、歌頌童心、歌頌自然為主題,形成“愛的哲學”的思想內核。在學習中找出體現這些主題的詩,反復體會其中的深意。 ◎結合自身的生活感悟,展開聯想和想象,反復誦讀。體會詩的意境,咀嚼優美的文字,領悟詩中蘊藏的思想感情。 【1個成長要點】 ◎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每個人都要懂得珍惜;童心是純真的、無價的,每個人都渴望擁有;大自然是美好的、也是殘酷的,每個人都要學會與它和諧共生。
繁星.春水-無障礙閱讀-最必讀名著.勵志版-彩播版 目錄
繁星.春水-無障礙閱讀-最必讀名著.勵志版-彩播版 作者簡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壺”之意。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 冰心幼年時代就開始廣泛接觸中國的古典小說和譯作。1913年印度詩人泰戈爾寫成散文詩《飛鳥集》,冰心的詩受他的影響很深。20世紀初,冰心開始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清新淡雅、輕柔雋逸的小詩,后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并由此推動了新詩初期“小詩”寫作的潮流。這些作品多圍繞著母愛、童心和自然三大主題,構筑了冰心思想內核“愛的哲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