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眼睛家族筆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464273
- 條形碼:9787562464273 ; 978-7-5624-642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眼睛家族筆記 本書特色
知識理性的手術刀,批判武器的犀利交鋒,學院知識分子書齋內外不甘落寂的文化幽懷。當代大眾文化批評的系列叢書,名家云集,筆鋒犀利,見解深刻,知識理性與人文關懷的雙重變奏。
眼睛家族筆記 內容簡介
“眼睛家族”具有敏銳的文化感受力和直指事物和事件本質的思想穿透力。《刀鋒文叢:眼睛家族筆記》以“眼睛家族”特有的眼光和眼力對各種大眾文化現象仰觀俯察,筆鋒所向不惑于眾生亂相,不昧于文化浮云,力圖以知識理性的圣光為“歷史鬼臉”祛魅,為浮躁、繚亂的文化現實撥云見日,將啟蒙的當代意義演繹成普遍的理性救贖。
眼睛家族筆記 目錄
歷史鬼臉
大眾傳媒中的“歷史熱”
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
中國人的財富觀念
科舉應該被招魂嗎?
學術變身:從喪家犬到古惑仔
公祭:反傳統的傳統儀式
后宮文化是*骯臟的歷史遺產
歷史劇要擺脫“演義思維”
文化戀母情結和重拍經典的危險
老經典救不了我們蒼白的靈魂
西南聯大是戰時辦學的標本
近30年生活史中的物質標本
現代都市里的歷史收藏癖
青花瓷:農耕美學的隱秘容器
文學碎片
魯迅永遠是20世紀中國文化的標本
文學是當代人精神生活的鏡子
時代的精神氣象和青春文體
沒有城市的中國當代文學
一個審美趣味負增長的年代
“羊羔體”與“文學的終結”
中國當代文學評價的兩個極端
20世紀新文學傳統的兩次變異
文學牧場上的純牛奶與純文學
當代漢語文學中的邊疆神話
囚籠中的當代文學
人文精神討論的意義和困惑
文化亂象
俗文化的生命力和雅文化的焦慮
山寨的歸山寨,城堡的歸城堡
我們能做不是禍害的父母嗎?
騙文化:小騙子與大騙子
層出不窮的大師和騙子的溫床
過于務實的文化是衰老的文化
節日噪音是一種休克療法
搖滾精神,唱法分類與聲音管理
中國節日文化中的冒險精神
漢族文化中為什么缺少笑的基因
全球思維和民族腸胃
學術不只是體力活,更需要智慧
個案批判
隱秘城市
眼睛家族筆記 節選
過于迷戀“傳統文化”從而美化“文化傳統”,這是一些海外學者的通病。他們遠離文化產生的母體,或許是為了自己文化的尊嚴,經常在自己的文化中挑好聽的說,說著說著,就以為是真的。我們承認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承認中國古人思維的智慧和預見力;但我們感到有切膚之痛的并不是傳統文化,而是文化傳統。傳統文化可能集中在書本典籍里,文化傳統卻銘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中,鐫刻在一代代人的肉體上。中國古代文化傳統是專制主義而非民主的、集體主義而非個人的,這已經成了常識。近代以來的中國知識分子所反抗的,主要是文化傳統,而不是傳統文化,以至于他們*終對文化傳統和傳統文化一概深惡痛絕。魯迅將中國歷史分為兩個時代,一個是“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一個是“做穩了奴隸的時代”,進而更發現了文化傳統在國民心靈深處留下的難以磨滅的阿Q式陰影。我們的傳統文化是“詩意”的、“樂感”的、“直覺”的、“系統” 的,而不是解剖學的、工具理性的、邏各斯(logos)中心主義的。因此,在西方知識分子對“現代性”進行反思和批判的時候,中國傳統文化常常會用來作為另一種參照。在這一背景下,美國一些大學里的華裔學者,正在考慮中國傳統文化能否成為一種“普世倫理”的問題。他們津津樂道于“先秦”“原儒”。這些問題不但跟我們身處其中的世界關系不大,甚至在古代,儒家的文化理想也從來未曾得以實施。其根本原因在于,天下被私家所僭越,王道被霸道所取代。我贊成一位學界前輩的觀點:傳統專制主義的遺毒不肅清,中國古代文化的發揚光大就是一句空話,傳統文化也就只能在文化傳統中繼續鼠竄。 王亞南在《中國官僚政治研究》中指出,中國古代專制主義和官僚政治有兩個支柱,一是“兩稅制”,一是“科舉制”。前者是經濟和戶籍的鉗制,后者是改變身份等級的唯一出路。所以,發展經濟和擴大民間生存空間,都是改變專制主義的必由之路。啟蒙不是空泛的理想主義說辭,它必須與社會實踐和制度改革結合起來才有效。 ……
眼睛家族筆記 作者簡介
張檸,批評家,作家,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著有《敘事的智慧》《詩比歷史更永久》《文化的病癥》《沒有烏托邦的言辭》《土地的黃昏》《再造文學巴別塔》等,主編《刀鋒叢文》《媒介批評》等叢書。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