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流變學概念及發展史
1.2 流變學應用領域及其擴展
1.2.1 高分子材料流變學[6]
1.2.2 半固態金屬流變學[7]
1.2.3 鑄造加工流變學[8]
1.2.4 塑性加工流變學[9]
1.2.5 巖層流變學[9]
1.3 流變學與熱力學
參考文獻
第2章 合金加工宏觀(力學)流變學
2.1 合金材料流變學類型
2.1.1 牛頓型流動
2.1.2 非牛頓型流體
2.1.3 非依時性非牛頓體
2.1.4 依時性非牛頓體
2.1.5 虎克彈性體的彈性流動
2.1.6 圣維南塑性體的塑性流動
2.1.7 簡單的流變模型
2.2 應力與應變理論
2.2.1 應力[6]
2.2.2連續介質的變形[6]
2.2.3 連續介質的流動
2.3 基本方程
2.4 本構方程(Constitutive Equation)
參考文獻
第3章 合金加工微觀(組織)流變學
3.1 液態合金充填下微觀流變行為
3.1.1 液態合金結構及流變性
3.2 含枝晶合金液流變特性
3.3 球晶態結構半固態合金微觀流變行為
3.3.1 半固態金屬流變學的基本特征
3.3.2 高固相率半固態ZK60-RE觸變行為研究
3.3.3 網絡結構與觸變行為
3.4固態塑性變形下微觀流變行為
3.4.1 固態塑性變形機制(晶內變形為主)
3.4.2 非依時塑性變形下微觀組織
3.4.3 依時塑性變形下微觀組織[8,9]
參考文獻
第4章 合金凝固加工流變學
4.1 凝固加工中流變學模型
4.1.1 流體的粘性
4.1.2 簡單流體模型
4.1.3 復雜流變學模型
4.1.4 鑄造生產中常見的復雜流變學模型
4.2 液態金屬成型流動
4.2.1充填流動
4.2.2 充填后液態金屬流動
4.3 充填過程數值模擬[7]
參考文獻
第5章 合金塑性加工流變學
5.1 引言
5.1.1 合金塑性流動的基本特征
5.1.2 合金塑性加工流變學的基本問題[1]
5.1.3 合金材料流動的分類[2]
5.2 固體合金流變力學
5.2.1 條件應力圖和真實應力圖
5.2.2 卸載和重復加載
5.2.3 變形速度的影響
5.2.4 *簡單的流變模型
5.3 固體合金流變冶金學
5.3.1滑移流動[3]
5.3.2 理想點陣中的滑移
5.3.3 位錯運動引起的滑移
5.3.4 孿生流動
5.3.5 多晶體塑性流動
5.3.6 合金的塑性流動[4]
5.4 自由流動理論—*小阻力定律[5]
5.4.1 均勻流動
5.4.2 不均勻流動
5.5 流動性及影響因素[2,3]
5.5.1 固體的流動性
5.5.2 影響流動性的因素
5.6 典型的流變過程分析
5.6.1 鐓粗
5.6.2 開式模鍛
5.6.3 正擠壓
參考文獻
第6章 半固態合金加工流變學
6.1引言
6.1.1半固態合金奇異流變現象
6.1.2半固態合金加工流變學研究內容
6.2 半固態合金加工流變模型
6.2.1 非牛頓體
6.2.2 表征半固態合金漿液流動的方法
6.2.3 半固態漿液流動模型
6.3 球晶組織形成
6.3.1 枝晶破碎法
6.3.2液相攪拌凝固法
6.4 高固相體分率下半固態合金加工流變行為
6.4.1高固相體分率半固態合金加工流變學數學模型[13]
6.4.2高固相分率下ZK60-RE鎂合金流特性
6.4.3穩態表觀粘度隨溫度的變化
6.4.4穩態表觀粘度隨保溫時間的變化
6.4.5穩態表觀粘度隨晶粒大小的變化
6.4.6穩態表觀粘度隨剪切速率的變化
參考文獻
第7章 合金材料極限流變應力的測量
7.1引言
7.2固態合金屈服點的測定
7.2.1 拉伸實驗
7.2.2扭轉實驗
7.2.3 扭轉實驗與拉伸實驗的比較
7.3 觸變強度測量[2]
7.4粘度測量
7.4.1毛細管流變儀[3]
7.4.2 同軸圓筒流變儀[3]
7.4.3 錐板式流變儀[3]
7.4.4 各種類型流變儀的優缺點[3]
7.5實用實例
7.5.1半固態鋁合金(A356)的流變特性[3]
7.5.2 SiCp/2024復合材料半固態下觸變強度的測定
第8章 流變學在合金加工中的應用
8.1 流變學在凝固加工中的應用
8.1.1 壓鑄充型中的流變學問題
8.1.2 縮松形成的流變學行為
8.1.3 熱裂紋形成的流變學行為
8.2 流變學在塑性加工中應用
8.2.1 引言
8.2.2 蠕變
8.2.3 普通塑性加工
8.2.4 特種塑性加工
8.2.5 應用實例
8.3 流變學在半固態金屬加工中應用
8.3.1 剪切應力場生成
8.3.2 半固態金屬模鍛成形
8.3.3半固態金屬壓鑄成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