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安生生產責任追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952013
- 條形碼:9787502952013 ; 978-7-5029-520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安生生產責任追究 本書特色
《安全生產責任追究》由劉言剛編著,根據《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和行政執法責任追究暫行規定》編寫,對該規定中的相關條款進行了解讀和舉例闡述,還介紹了我國安全生產責任追究的發展,安全生產領域黨內處分體制、刑事追究體制、行政處分規定、經濟處罰規定,和安全生產日常管理的責任追究等內容。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指導性,可供安全生產執法人員和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和管理人員閱讀參考。
安生生產責任追究 內容簡介
《安全生產責任追究》概述了我國安全生產責任追究的發展歷程及我國歷史上有代表性的責任追究事例,詳細詮釋了我國安全生產各領域的責任追究的規定,并附有典型案例分析,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是全面了解我國安全生產責任追究的重要資料,是政府及企業落實責任追究的好幫手。
安生生產責任追究 目錄
前言
**章 我國安全生產責任追究的發展
**節 安全生產責任追究
一、責任
二、責任追究
三、安全生產責任追究
第二節 我國安全生產責任追究體制的發展
一、行政問責制
二、我國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發展歷程
三、我國歷史上責任追究事例
關鍵概念
問題與思考
第二章 安全生產領域黨內處分體制
**節 我國黨內監督的足跡
一、黨內監督的本質特征
二、我國黨內監督的足跡
第二節 從嚴治黨的舉措
一、加強黨員思想教育
二、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三、嚴肅查處違紀行為,嚴懲腐敗分子
四、充分發揮紀檢機關的特殊作用
五、嚴格用人標準,堅持黨管干部
第三節 安全生產領域嚴肅黨紀的重要舉措
一、《解釋》的起草背景
二、《解釋》的主要內容
三、《解釋》的作用
四、《解釋》、《黨紀處分條例》和《暫行規定》
第四節 安全生產領域黨內處分案例
關鍵概念
問題與思考
第三章 安全生產領域刑事追究體制
**節 從刑法修正案(六)看我國安全生產領域刑事追究思想的發展
一、擴大犯罪主體提高刑罰力度
二、擴大行為要件增加犯罪行為
三、嚴懲不報謊報制法嚴謹科學
第二節 安全生產領域刑事追究相關法條
一、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構成犯罪所應承擔的刑事責任
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構成犯罪所應承擔的刑事責任
三、地方政府和安全生產監管部門隱瞞、謊報或拖延上報事故刑事責任
四、安全生產中介機構及其有關人員構成犯罪所應承擔的刑事責任
五、偽造、變造、買賣安全生產事項行政許可證書的刑事責任
第三節 關于辦理危害礦山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一、制定《解釋》的背景和意義
二、《解釋》的主要內容
三、礦山生產安全刑事案件
關鍵概念
問題與思考
第四章 安全生產領域行政處分規定
第五章 安全生產領域經濟處罰規定
第六章 安全生產日常管理追究
附錄一 安全生產監管監察職責和行政執法責任追究的暫行規定
附錄二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附錄三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嚴格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指導意見
附錄四 湖北省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
附錄五 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示例(試行)
安生生產責任追究 節選
2.1933年9月17日,中共中央作出《關于成立中央黨務委員會及中央蘇區省縣監察委員會的決議》。 決議中指出:“為防止黨內有違反黨章,破壞黨紀,不遵守黨的決議及官僚腐化等情況發生,在黨的中央監察委員會正式成立以前,特設立中央黨務委員會,各省縣于*近召開的省縣級黨代表大會時選舉省縣級的監察委員,成立省縣監察委員會!边@些監察機構的設立有效地促進了黨內監督的實施。 3.1943年延安整風時,我黨制定的“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和“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就已經成為黨內監督的有效方法之一。 這次整風運動使存在于廣大黨員干部中的主觀主義、教條主義、理論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等不良作風,得到了糾正。 4.1956年4月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系》一文中,將“長期共存、互相監督”作為處理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關系的根本原則,這也是推行并接受黨外監督的重要思想。 5.1957年4月鄧小平指出,“如果我們不受監督,不注意擴大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會脫離群眾,犯大錯誤。” 在黨的組織和國家機關的許多工作人員中,正滋長著形形色色的官僚主義傾向,夸大個人威信,只能聽人奉承贊揚,不能受人批評監督。還有的干部把黨和人民的關系顛倒過來,在人民中間濫用權力,不為人民服務,做出種種違法亂紀的事。 ……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