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詞曲研究-民國文學文化名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617921
- 條形碼:9787807617921 ; 978-7-80761-792-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詞曲研究-民國文學文化名著 本書特色
有人說,詞是從詩解放的,曲是從詞解放的,總之詞曲是一種解放。假使,但在形式上說也許有幾分還像;若在規律上說的話,那正是相反的,詞比詩固然束縛得多,曲比詞更要束縛得多。這幾句話請讀者在未讀我這本小書之前,且考量一下。
詞曲研究-民國文學文化名著 內容簡介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詞曲研究》分為8章,主要敘述了兩種不同的文體——詞與曲的起源、轉變以及特性等方面,并把這相接近的兩種文體作比較研究。此外,書后還附錄《一個*低度研究詞曲底書目》以供讀者參考研究之用。
詞曲研究-民國文學文化名著 目錄
自序
**章 詞的起原和創始
第二章 詞各方面的觀察
第三章 幾個重要的詞家(上)
第四章 幾個重要的詞家(下)
第五章 從詞到曲底轉變
第六章 曲各方面的觀察
第七章 幾個重要的曲家(上)
第八章 幾個重要的曲家(下)
附錄 一個*低度研究詞曲底書目
名詞索引
后記
詞曲研究-民國文學文化名著 節選
第二步,所謂“辨體”,就是因詞曲間彼此比較,麗觀歷史和形式兩方面相互關系。如原是一體,或并非一體;進化的或退化的(說見前),可以曉得消長之原。第三步,所謂“計調”。調本是詞曲所完全寄托的。詞曲皆合樂的,這調的發生和變遷,正是樂的發生和變遷。詞樂既變成曲樂,詞樂即亡;詞樂雖亡,還有詞調,F在尋曲樂與詞樂的變遷之跡,就不能不詳究詞調與曲調。詞調在第二章曾經說過。杜文瀾刻《詞律》附《拾遺》共八百七十余調,一千六百七十余體,可算較完備的數目。譬如《欽定詞譜》《歷代詩馀》,調數雖多,不大可靠。至于調名,比體調還要復雜,可以分別統計:甲、補列宋元詞調。萬樹與徐本立所編《詞律》,擯除明清人的創調,而容納元人的。不過元人創的調,頗多是曲。應當詞歸詞,曲另歸曲。杜、萬、徐幾家當時見到宋元人詞集很少,自來筆記詞話中談詞調的也不少,幾家已引未引,我們都要留意,如果有遺調,便當補列。乙、搜匯明清詞調。明清人所創調,雖不能與宋元有同等價值,但亦不應當拋棄了他。這種材料散見明清人集中。如近人《懷豳雜俎》里的《新聲譜》就是這種工作,我們應廣而正之。丙、統計詞調別名。補列宋元人調時,往往遇著新異的調名而實際已見詞譜中的,*容易被蒙混過去,應細加考訂。何為正名?何為別名?這于整要詞調上很有貢獻的。至于曲調的統計,也可分三點:甲、羅列曲調數目。大概譜書愈古調愈簡,后出的愈繁。有時卻于應用的曲譜,僻調刪除,較舊出為省。我們可就普通的譜書,分南北兩項。按宮排比,填入調數,所有消長可考見出來的。乙、搜羅曲的遺調!毒艑m大成譜》,是比較收曲調*完備的。但未收的也很多,如永樂時諸佛名歌里北南曲都有,而未采入。其他,元明曲本中也會有的。至于犯調,集曲,可仿搜明清人所創詞調一例搜集。 ……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