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中國電力與能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326675
- 條形碼:9787512326675 ; 978-7-5123-266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電力與能源 本書特色
“首提大能源觀概念” 系統性 創新性 實踐性 學術性 前瞻性 規范性
中國電力與能源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大能源觀,從電力的視角來研究分析中國能源問題和能源戰略。首先研究了全球和中國能源概況,分析了中國能源面臨的重大問題及原因,提出了統籌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能源發展方式轉變、國際競爭格局轉變的能源問題解決思路和實現能源發展方式轉變的路徑,進而闡述了能源戰略應堅持以電力為中心、電力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實施“一特四大”戰略的觀點。在此基礎上,對能源開發利用、能源輸送和配置、能源終端消費、能源市場、能源預警與應急、能源科技創新、能源可持續發展保障等問題進行了系統論述。
中國電力與能源 目錄
世界經濟政治形勢的不斷演變,以及新一輪能源技術革命的孕育發展,推動全球能源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能源格局的變化必將對我國能源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我國能源事業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一系列挑戰。深刻認識國內外能源形勢,深入分析中國能源面臨的重大問題及原因,是科學制定我國能源戰略的前提。
**節 全球能源概況
一、全球能源態勢
二、全球能源特征
第二節 中國能源概況
一、能源稟賦
二、能源生產
三、能源消費
四、國際能源合作
第三節 中國能源面臨的重大問題
一、可持續供應問題
二、輸送和配置問題
中國電力與能源 相關資料
系統性、開放性、創新性、知識性具備 這本書在這個時候出版發行可以說正逢其時。這本書的最主要特點是“一個貫徹”、“四大特點”。 一個貫徹就是貫徹科學發展觀。本書很好體現了用科學發展觀分析能源實際。 四大特點,一是系統性、全面性,這本書不僅闡述能源生產,而且從能源生產、運輸、消費全過程、全領域系統闡述。二是開放性,本書以開放的視野、從國際大環境來審視中國電力問題、中國能源問題。三是創新性,包括技術創新,智能電網是中國首創;包括機制和體制創新,對能源市場、能源價格改革,不從體制機制角度闡述是不行的。四是知識性,不局限于電力,還包括宏觀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諸多領域。 從電力監管角度來講,認真研讀這本書,總結十多年來電力發展改革經驗,有幾點啟示: 其一,如何建立電力和能源應急預案,本書專門有一章講這個問題。根據國務院要求,今年我們研究修改完善電力應急預案。本書專門對能源電力預測、預警能力建設、應急體系的建設作了詳細闡述,對我們修改和完善國家電力安全應急體系有積極借鑒作用。 其二,改革問題。電價改革是電力體制改革的基礎,本書對電價改革近期干什么、遠期干什么做了明確的表述。對于推進電價改革、電價機制形成很有意義。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總監譚榮堯 本書不回避矛盾 能源體制機制上積累的矛盾現在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了。能源價格、競爭以及政府如何管理,能源國有大企業掌舵人對這些問題怎么看,是我極為感興趣的。 我很感動本書在這些問題上提出非常重要的觀點,一是不回避矛盾,講了兩個進一步:市場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監管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當然話說得比較客氣,實際上是市場機制如何發育;另外政府如何監管這個市場,本書提出以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為核心、以能源市場體系和政府監管為重點,提得非常到位,價格改革是現在繞不過去的,價格如何改?本書提出形成機制的改革,而不是“面多加水、水多加面”。二是電力體制改革,電改十年了,本書明確提出放開兩頭、監管中間,形成多買方和多賣方的電力市場。這個話十年前我們就耳熟能詳,但對于電力體制改革方向性問題后來存在著爭論,認識不盡一致;在這個時期把這樣一種電力體制改革思路又提出來,同時把電力行業面臨的可持續發展、可再生能源發展這些問題放到電力體制改革大背景下考慮,又賦予電改新的內容和特點。我非常敬佩作者的膽識和魄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盧強: 我要把書的精髓傳授給我的學生 作者在這本專著中提出了解決我國能源發展幾個重大問題的基本思路,以及我國能源轉型的途徑。 書中闡述了能源戰略應該堅持以電力為中心,這點我十分贊同;電力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實施“一特四大”戰略,這是本書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本書對我國能源開發利用、能源輸出和配置、能源市場、能源安全問題等都做了明確的、深入的論述,對我國能源、特別是電力能源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 回去以后,我要把這本專著的精髓在課堂上傳授給我的學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馮飛 從能源角度看電力,從電力角度看能源 本書是從能源角度看電力,從電力角度看能源,而不是就電力談電力。今天,能源和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非常關注的問題,也是我們中國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非常關鍵的問題。書中提出以電力為中心來發展能源,這個觀點我非常贊同。這一點,有本書的數據為證:我國電力消耗煤炭占煤耗總量的50%多,也就是一半以上的煤炭(30多億噸)是發電廠燒掉了;我們國家電氣化程度逐年提高,居民的電力終端消費已經占到能源消費總量的20%多,這個比例我看和發達國家相差不多了,而且還有進一步提高的余地。所以書中提到“要鼓勵電力消費”,多用電就等于減少排放。 書中談到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能源輸送問題,提出綜合的能源輸送體系,這也是非常重要的觀點,就是“輸煤還是輸電”的問題,要提高輸電比例。我最近做了一點分析,我覺得將來西電東送、或者北電南送的量還是會很大,現在可能有10億千瓦,以前曾有到2030年、2040年逐漸減少的觀點,現在看來不對,這個數字會繼續增加。因為我們人均用電量還比較小,現在大概三四千度,美國是1萬多度,發達國家平均是七八千度。要達到這個目標,西部能源不開發是不可能的,其中相當一部分還要輸出。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周孝信 這本書會起到奠基性作用 這是一部觀點非常鮮明、描述邏輯性很強的專著。它把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聯系起來,并且強調煤炭作為一次能源的關鍵,電作為二次能源的關鍵,以及他們之間的關聯,這樣一種拓展的大能源觀,是非常大的提高。對于現在比較敏感的比如輸煤、輸電的辯證關系,不 同電壓等級電網之間的關系等,也做了非常令人信服、邏輯性很強的闡述。 對于未來怎樣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本書從發電端、用戶端、能源輸送等環節分析得很全面,我受到很大的啟發。 受本書啟發,我們對一次能源和電力系統之間交互作用可以進行更多的研究。我覺得如果持續沿著這個方向努力,對我們國家未來能源安全會有很大益處,這本書會起到一個奠基性的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薛禹勝
中國電力與能源 作者簡介
劉振亞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作者長期從事電力與能源工作,已出版有《特高壓電網》、《智能電網技術》、《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叢書》、《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叢書》等。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