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為了一個永遠的約定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220455
- 條形碼:9787511220455 ; 978-7-5112-2045-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為了一個永遠的約定 本書特色
《為了一個永遠的約定》遴選了大量新聞照片和26位同學個人照片及全家福,讓人們在感受真情時,記住那些樸實而又真誠的面孔。
為了一個永遠的約定 內容簡介
本書首次披露了老人和同學們之間往來的59封信件,每一封信件都是完全忠實于原文,字里行間讓人看到沒有血緣關系的老人和孩子充滿親情的交流。
為了一個永遠的約定 目錄
**篇 報道篇只為一個永遠的約定青年學子感受到中華民族美德的力量56封“家書”15年的愛與感動十五年辛勤打工誠信還債讀者來信相聚“我們都是大爺的孩子”“崇德”校訓融入河北農大師生血脈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唱響和諧社會主旋律引導大學生在平凡中傳承中華美德他們,撫慰資助已故同學父母15年河北農大果樹9301班:責任,讓愛延續十五年的堅守永遠的約定十五年的親情十五年前的約定《身邊的感動》:只為一個永遠的約定十五年堅守的約定我們真的很平常“老人在世一天,我們就管一天”全班同學:15年前的承諾無期限“我們只是做了一件普通的事”“孩子們來看我們了!”“我們會把這個約定一直堅持下去!”56封“家書”見證愛的承諾保定掀起學習道德模范熱潮又有“子女”回家探望“父母”學習河北農大畢業生群體先進事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河北農大果樹93(01)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只是做了我們應該做的他們的精神品格值得學習銘記“你們為全國大學生樹立了榜樣”河北衛視《河北新聞聯播》10篇報道河北衛視《直播京津冀》6篇報道第二篇 言論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生動詮釋團結互助是我們的價值觀堅持善念,善就會一點點擴展開去這是春天里一個*溫暖人心的故事愛是照射在冬日的陽光我們的心田需要滋潤和溫暖約定背后的精神堅守與價值力量唱響和諧社會主旋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自覺實踐——一論學習河北農大畢業生群體事跡誠實守信的青年典范——二論學習河北農大畢業生群體事跡信守每個人心中的道德約定誠信的堅守善良的力量只為一個永遠的約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座談會發言摘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家談比愛更可愛的是一個永遠的約定“踐諾”——河北農大學子15年資助同學父母的*高境界26位同學的15年究竟是誰學習的榜樣?德行的潛流第三篇 書信篇果樹9301班全體同學寫給老人的**封信1996.12.22.趙高峰寫給老人的信(8封)1998.01.191998.06.271998.10.071999.02.081999.12.032000.02.262000.12.292002.01.18牛樹啟、時翠平寫給老人的信(5封)1997.03.201999.01.181999.03.182001.12.262004.01.05杜彥敏寫給老人的信(4封)1997.01.301997.03.301998.06.062000.02.02趙錦寫給老人的信(4封)1998.02.221998.11.281998.12.292000.03.31楊政武寫給老人的信(1封)2002.01.22李維賀寫給9301全體同學的信(3封)1997.01.061997.03.022011.03.25李維賀寫給杜彥敏的信(10封)1996.11.181997.04.101997.07.251998.06.221999.02.012000.01.112001.03.102005.03.052008.02.102009.02.10李維賀寫給時翠平、牛樹啟的信(7封)1999.01.242000.01.182000.11.292002.01.042003.01.162004.01.092007.05.20李維賀寫給趙高峰的信(8封)1997.01.091997.03.011997.04.101997.07.101997.09.291997.10.011998.01.031999.02.01李維賀寫給楊政武的信(4封)1999.02.012000.01.18……第四篇文學作品篇第五篇報告會文稿篇第六篇稱號和表彰決定
展開全部
為了一個永遠的約定 節選
《為了一個永遠的約定》遴選了大量新聞照片和26位同學個人照片及全家福,讓人們在感受真情時,記住那些樸實而又真誠的面孔。
書友推薦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