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郵 印度哲學史略-民國學術文化名著
讀者讀《印度哲學史略》,則可“熟知一宗變遷之史跡”,“了然各宗相互之關系”,更于我國佛教源流可窺一斑。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印度哲學史略-民國學術文化名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617488
- 條形碼:9787807617488 ; 978-7-80761-748-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印度哲學史略-民國學術文化名著 本書特色
《印度哲學史略》作者湯用彤(1893—1964),字錫予,祖籍湖北省黃梅縣,生于甘肅省渭源縣。畢業于清華學堂,后留學美國,深造于漢姆林大學、哈佛大學,與陳寅恪、吳宓并稱“哈佛三杰”。歸國后,歷任東南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大學、西南聯大教授,北京大學副校長、校長,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是著名的哲學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其著作除本書外,另有專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魏晉玄學論稿》《隋唐佛教史稿》,文集《往日雜稿》《湯用彤學術論文集》《理學·佛學·玄學》,纂著《高僧傳》《漢文佛經中的印度哲學史料》,還有譯作與論文若十,茲不具列。
印度哲學史略-民國學術文化名著 內容簡介
《印度哲學史略》以湯用彤上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授課講義編印而成,文中所引《黎俱吠陀》與《奧義書》的一些重要章節皆為作者直接由梵文原本翻譯而來。作者于緒淪中指出印度學說宗派之復雜,并總括其共同要義為業報輪回、解脫之道、人我問題三點。正論中則以此三點為提綱,將印度各種哲學學說依其出現的先后次序一一列述,詳細分辨各教派教義與學說之源流,并簡述其間聯系與差異。全文語言精練,條理明晰,已概見印度哲學全貌。讀者讀《印度哲學史略》,則可“熟知一宗變遷之史跡”,“了然各宗相互之關系”,更于我國佛教源流可窺一斑。
印度哲學史略-民國學術文化名著 目錄
**章 《黎俱吠陀)及
一 《黎俱吠陀》之教
二 《阿闥婆吠陀》之教
第二章 《梵書》及《奧義書》
一 《梵書》之婆羅門教
二 《奧義書》之教理
附錄 《黎俱吠陀集》選譯
《奧義書》選譯
第三章 釋迦同時諸外道
附錄 六師學說
順世外道學說
第四章 耆那教與邪命外道
一 耆那教
二 邪命外道
第五章 佛教之發展
第六章 婆羅門教之變遷
第七章 數論
一 數論之變遷
二 數論之學說
附錄 《金七十論》科判
第八章 瑜伽論
一 瑜伽論之歷史
二 瑜伽行法
第九章 勝論
一 勝論之變遷
二 勝論之學說
第十章 正理論
一 正理論之原委
二 正理論之學說
第十一章 前彌曼差論
一 前彌曼差宗義
二 聲常住說
第十二章 商羯羅之吠檀多論
一 吠檀多論之歷史
二 商羯羅之學說
后記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