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yōu)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yōu)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宋代四川壽祝文學縱橫觀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529293
- 條形碼:9787807529293 ; 978-7-80752-92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宋代四川壽祝文學縱橫觀 本書特色
張帆編著的《宋代四川壽祝文學縱橫觀/巴蜀文化走進千家萬戶叢書》中說到:壽祝文化與壽祝文學,在中國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從原始祭祀到后來的壽圣壽官壽親壽友,壽祝禮儀活動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壽祝文學從先秦的祀神樂歌發(fā)展到漢唐的壽詩再到宋代的壽詩壽詞,直到元明清的祝壽散曲,走過了一個從興盛到消歇的歷程。其興盛時如宋詞,據(jù)《全宋詞》和《全宋詞補輯》初步統(tǒng)計,可確定為壽詞的有2554首,約占《全宋詞》21055首的12.13%。其消歇時如元明清祝壽散曲,據(jù)統(tǒng)計也有217首)套)。
宋代四川壽祝文學縱橫觀 內容簡介
壽祝文化與壽祝文學,在中國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從原始祭祀到后來的壽圣壽官壽親壽友,壽祝禮儀活動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壽祝文學從先秦的祀神樂歌發(fā)展到漢唐的壽詩再到宋代的壽詩壽詞,直到元明清的祝壽散曲,走過了一個從興盛到消歇的歷程。其興盛時如宋詞,據(jù)《全宋詞》和《全宋詞補輯》初步統(tǒng)計,可確定為壽詞的有2554首,約占《全宋詞》21055首的12.13%。其消歇時如元明清祝壽散曲,據(jù)統(tǒng)計也有217首)套)。
宋代四川壽祝文學縱橫觀 目錄
引言
一、壽祝文學的淵源及流變
渴望長壽的生命意識
巫祝禮儀催生的壽祝文學
君權至上的壽圣詩樂
親親和諧壽親壽友的詩與詞
問詢生命的自壽詞
二、宋代理學思潮對壽祝文學的影響
宋代崇尚儒學的政治背景
宋代理學思潮之大要
宋代理學思潮對壽詞創(chuàng)作的影響
魏了翁等人的理學倡導與成就
魏了翁的交游與壽詞創(chuàng)作
三、宋代四川壽祝文學的文化意蘊
孝悌仁愛的壽親詞
愛眾親仁的壽友詞
詠嘆生命的自壽詞
四、宋代四川壽祝文學的橫向比較
慷慨憤激的生命追求與平和含蓄的
生命意識
幽默詼諧的和樂與人倫親情的和諧
參考書目
后記
宋代四川壽祝文學縱橫觀 節(jié)選
一、宋代四川壽祝文學的 文化意蘊 盡管魏了翁及其宋代四川壽祝文學不斷被人質疑,但作家們當時卻樂此不疲,對此我們自然不能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加以簡單的肯定。但還原到傳統(tǒng)儒家文化及宋代理學大盛的文化背景中,我們不得不正視它們所蘊含的儒學文化底蘊和時尚的交際作用。為論述方便起見,我們將四川作家的壽祝文學創(chuàng)作分為以下幾類。 孝悌仁愛的壽親詞 中國是一個講究群體認同的民族,早在先秦時代,以“孝悌仁愛”為基礎的和諧氛圍就成了儒家極力倡導的社會風氣。孔子《論語·學而》有言:“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明確地將家庭關系的和睦、社會的仁愛與國家的治亂聯(lián)系在一起。家庭是人生的根據(jù)地,以“和”治家才能興旺。先有家族內部的親親和諧,才能如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也”;才能使整個社會“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達到社會整體的和諧;才能以和治國。因此,社會對理想人格的要求還有“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君子心中不僅要時刻裝著仁和禮,言行舉止還要合乎“禮”的要求。而“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孔門認為,“禮”的推行和應用要以和諧為貴。但是,凡事都要講和諧,或者為和諧而和諧,不受“禮”的節(jié)制也是行不通的。 如前所述,祝壽的風俗也很早就被納入“禮”的規(guī)范,伴隨著這種禮儀,壽祝文學創(chuàng)作也隨之而萌生。《詩經》就頻頻出現(xiàn)祈求人神和諧、保祚安定的場面。后來統(tǒng)治者為求君臣和諧,更是大興祝壽慶典,漢魏六朝有上壽樂歌。唐代也有向圣上獻壽詩樂歌的習俗,張說、李白、楊巨源、張仲素等等,都曾為帝王祝壽頌德作過壽詩。唐代的壽祝文學除臣民為君主祈福祈壽外,還將祝壽風俗從宮廷擴展至民間,杜甫的《宗武生日》、李郢的《為妻作生日寄意》都是為親人而作的壽親詩。唐代祝壽的詞體也開始出現(xiàn),敦煌曲子詞《感皇恩》中就有“叫呼萬歲愿千秋”、“從此后,愿皇帝壽如山”的內容。兩宋祝壽的風俗十分流行,用于祝壽祈福的壽詞創(chuàng)作也成了一種新的詞學現(xiàn)象。尤其是南北宋之交,壽祝之風興盛至極,南渡詞人無不寫壽詞。 ……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