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軟精裝)舍我其誰:胡適(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302142
- 條形碼:9787513302142 ; 978-7-5133-0214-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軟精裝)舍我其誰:胡適(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 本書特色
★16開軟精裝,新星出版社出版
★胡適是中國近代史上著述*多、影響*大、自傳材料*豐富的名家,同時也是*被人顧盼、窺伺、議論,卻又*被人誤解的一個名人
★江勇振,美國印第安那州私立德堡大學歷史系教授,哈佛大學博士,代表作《舍我其誰:胡適》
★全書指出胡適“實驗主義其表,實證主義其實”的真身,創獲極大極豐,乃胡適研究史上的一部扛鼎之作
★保存了幾乎所有胡適的日記、回憶和信件
★闡釋《四十自述》里膾炙人口的故事背后的真相
★挖出被胡適淡出乃致完全湮滅的狹隘而狂熱的民族主義,以及他修身進德的焦慮
胡適是中國近代史上著述*多、影響*大、自傳材料*豐富的名家,同時也是*被人顧盼、窺伺、議論,卻又*被人誤解的一個名人。
《舍我其誰:胡適》立意重新詮釋胡適的思想、全面改寫胡適的一生。
《璞玉成璧:1891—1917》是這套全傳的第*部。不被胡適牽著鼻子走,用詳實的材料和嚴謹的考證說話,澄清以往關于胡適的許多重大誤會。通過比勘不同版本,闡釋《四十自述》里膾炙人口的故事背后的真相,重新塑造上海時期胡適的思想狀態,挖出被胡適淡出乃致完全湮滅的狹隘而狂熱的民族主義,以及他修身進德的焦慮。
留美生涯是胡適一生思想形成的關鍵階段,也是胡適一生中*不為人所知的一個階段。作者孜孜矻矻,系統地描述并闡釋胡適的留美生活及心路歷程,言人所未言。舉凡飲食起居,到他的思想履跡(從民族主義者到以愛國為基礎的世界主義者,到絕對的不抵抗主義,再到國際仲裁主義;從無病呻吟到樂觀主義;從宗教情懷到性別觀念;從上課修習、轉學哥大到博士學位問題,到新文學革命),指出胡適“實驗主義其表,實證主義其實”的真身,創獲極大極豐,誠乃胡適研究史上的一部扛鼎之作。
(軟精裝)舍我其誰:胡適(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 內容簡介
胡適是中國近代史上著述*多、影響*大,自傳材料*豐富的一個名人,同時也是*被人顧盼、窺伺、議論,卻又*被人誤解的一個名人。《舍我其誰:胡適》立意重新詮釋胡適的思想、全面改寫胡適的一生。《璞玉成璧,1891—1917》,是這套全傳的**部。
不被胡適牽著鼻子走,用詳實的材料和嚴謹的考證說話,澄清以往關于胡適的許多重大誤會。通過比勘不同版本,闡釋《四十自述》里膾炙人口的故事背后的真相;重新塑造上海時期胡適的思想狀態,挖出被胡適淡出乃致完全湮滅的狹隘而狂熱的民族主義,以及他修身進德的焦慮。
留美生涯是胡適一生思想形成的關鍵階段,也是胡適一生中*不為人所知的一個階段。作者孜孜矻矻,系統地描述并闡釋胡適的留美生活及心路歷程,言人所未言。舉凡飲食起居,到他的思想履跡(從民族主義者到以愛國為基礎的世界主義者,到絕對的不抵抗主義,再到國際仲裁主義;從無病呻吟到樂觀主義;從宗教情懷到性別觀念;從上課修習、轉學哥大到博士學位問題,到新文學革命),指出胡適“實驗主義其表,實證主義其實”的真身,創獲極大極豐。
(軟精裝)舍我其誰:胡適(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 目錄
序幕
**篇 從“穈先生”到敝裘鬑鬑少年郎(1891-1910)
**章 “穈先生”初長成
徽州家鄉
胡適的父母
慈母兼嚴父
“穈先生”上學記
小說“羅生門”
誰怕牛頭馬面?
第二章 新學堂,新世界
梅溪學堂
澄衷學堂
中國公學
無神、社會不朽論的奠基
(軟精裝)舍我其誰:胡適(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 節選
(軟精裝)舍我其誰:胡適(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 相關資料
#書摘#胡適雖然人在農學院,但他對農學顯然從一開始就興趣索然。他在日記里一再地提到英文、德文以及其它文學的課程。相對地,他提到農學院功課的地方很少,最多只是說他作了生物學或植物學的報告。
胡適晚年在臺灣的一個演講里,解釋了他當時選農科的原因:
家兄,以家道中落,要我學鐵路工程,或礦冶工程。他認為學了這些回來,可以復興家胡適雖然人在農學院,但他對農學顯然從一開始就興趣索然。他在日記里一再地提到英文、德文以及其它文學的課程。相對地,他提到農學院功課的地方很少,最多只是說他作了生物學或植物學的報告。
不管他1911年秋天開學以后,是否仍有轉學的念頭,農學對他來說,顯然已經失去了足以讓他繼續受苦受難的理由。胡適最后的決定是轉系而不是轉學。梅光迪在這封信里極力贊成胡適轉系。他說:“來書言改科一事,迪極贊成.......足下之材本非老農,乃稼軒[辛棄疾]、同甫[陳亮]之流也。望足下就其性之所近而為之,淹貫中西文章,將來在吾國文學上開一新局面。”胡適在這封信里說:“適已棄農政習哲學文學,旁及政治,今所學都是普通學識,畢業之后,再當習專門工夫,大約畢業之后,不即歸來,且擬再留三年始歸。然當改入他校,或Harvard[哈佛]或Columbia[哥倫比亞]或入Wisconsin[維斯康辛](在中美為省費計)尚未能定,因 Comell[康乃爾]不長于政治文學也。”康乃爾大學在該年的2月19日批準胡適從農學院轉到文學院。
我們有理由相信胡適決定轉系是在1911年秋天,也就是他在康乃爾的第三學期。而那轉系促因,就是他那學期所選的“果樹學一”。胡適在他晚年所作的《口述自傳》里,舉了三個決定轉系的根本理由。第一,是他從小對中國哲學與歷史的興趣;第二,是辛亥革命。因為他到處去演講,講中國的現況,使他必須去了解中國近數十年的歷史和政治;第三,在康乃爾大學讀了英、法、德三國的文學,使他對中國文學興趣的復蘇。
然而,最有趣的是,他在講述這三個理由之前,先講了他在“果樹學”課上滑鐵盧的故事。這個故事他把它當成笑話來講,是他晚年演講的時候,拿來勸人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性向擇業的經驗談。然而,在康乃爾大學身歷其境的他,恐怕就沒有那么輕松了。試想年輕時候的胡適,已經念了三個學期農學院,一旦發現所學非己所長,那種恐懼、茫然、失去自信、覺得虛費了光陰、何去何從、仿如世界末日到來的心情,可能只有在大學轉系、特別是出國以后轉系、轉行的人才能深自體會的。業,并替國家振興實業。不要我學文學、哲學,也不要學作官的政治法律,說這是沒有用的。當時我同許多人談談這個問題,我以鐵路礦冶都不感興趣。為免辜負兄長的期望,決定選讀農科,想作科學的農業家,以農報國。同時美國大學農科是不收費的,可以節省官費的一部分,寄回補助家用。
(軟精裝)舍我其誰:胡適(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 作者簡介
江勇振,美國印第安那州私立德堡大學歷史系教授,臺灣師范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代表作《舍我其誰:胡適》。
- 主題:
本書主要寫了胡適先生是怎樣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在第一部書中主要是記錄了胡適先生青少年時候的一些事情,以及胡適青少年時期所受到的思想教育影響,使他一步步的稱為知名人士。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