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五百年來誰著史-1500年以來的中國與世界-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11579
- 條形碼:9787510811579 ; 978-7-5108-1157-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五百年來誰著史-1500年以來的中國與世界-第三版 本書特色
為什么黃仁宇要講毛澤東的好話?為什么白銀能成為明朝的合法貨幣?為什么說明清亡于“貨幣戰爭”?為什么說西方打敗清王朝并非制度優越?為什么中國票號資本被西方金融資本擊潰?究竟有沒有中國模式?…… 韓毓海編著的《五百年來誰著史:1500年以來的中國與世界(第3版)》是一本從金融與歷史角度講述明清500年興亡的大著作。作者下看基層組織、上看財政金融、外看世界大勢,重新審視世界格局中的明清興衰,有力印證了:近500年來世界史的消長,其核心取決于“國家能力”的強弱。這一結論為當下中國提供了深刻的啟示。
五百年來誰著史-1500年以來的中國與世界-第三版 內容簡介
韓毓海編著的《五百年來誰著史:1500年以來的中國與世界(第3版)》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以“基層組織”、“財政金融”、“世界大勢”為三個支點,重新審視了公元1500年以來的世界歷史進程,從地緣政治的變動、財政金融體制和政治變革的角度,重新回答了“李約瑟之謎”——即“近代中國何以落伍”的問題,指出:理論與現實結合、政治與民眾結合、財政金融制度與生產發展和民生結合,乃是中國復興和中國道路的三個關鍵點。 《五百年來誰著史:1500年以來的中國與世界(第3版)》提出的一系列創新觀點:諸如“官無封建、吏有封建”、“國家組織能力”、戰爭國債與資本主義體制、琉球及恰克圖貿易對于中國發展的長遠意義等。在黨政干部、海內外學術界及廣大讀者中產生了強烈反響,列2010年度全國優秀圖書排行榜總榜**名(《新聞出版報》),并入選《中國高層領導薦書集萃》(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和2010年度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
五百年來誰著史-1500年以來的中國與世界-第三版 目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