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明嘉靖時期詩文思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368793
- 條形碼:9787807368793 ; 978-7-80736-879-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嘉靖時期詩文思想研究 內容簡介
《明嘉靖時期詩文思想研究》介于宏觀研究與個案研究之間,以“嘉靖”時期為研究范圍,立足于文獻研究和理論解讀,描述嘉靖詩文思想的演變過程,梳理其主要問題和認知走向:一是透過史實把握思想發展的歷史脈絡,描述其中復雜的衍生、轉變或發展關系,展開嘉靖時期詩文思想頗為豐富的歷史畫卷;二是以兩種思潮和各種重要流派為中心,對嘉靖詩文思想進行專題性的解讀;三是把歷史與專題研究建立在個案研究的基礎之上。
明嘉靖時期詩文思想研究 目錄
引 言
章 嘉靖時期詩文思想的歷史文化語境
節 明代中葉的政治文化和士人心態
一、正德、嘉靖時期的政局危機
二、從科場之學到復興古學
三、嘉靖時期士大夫的境遇與心態
第二節 嘉靖時期詩文思想的理論前提
一、嘉靖之前詩文思想的話語轉換
二、白沙與陽明心學蘊含的詩文思想
三、何李之爭與文學復古運動的思想動向
第二章 文學復古運動之開拓與新變
節 以六朝、初唐為審美典范的創作趨向
一、向六朝、初唐的典范轉移
二、從“拆洗少陵”到學習“六朝儷篇”
三、《升庵詩話》的審美傾向
四、六朝初唐派內部的兩種不同趨向
第二節 嘉靖十才子“改轍初唐”的文學活動
一、“嘉靖十才子”辨正
二、學習初唐的文學傾向與酬唱活動
三、保守派的批評及六朝初唐派的式微
第三節 吳中習尚與崇尚“古澹”的中唐風格
一、嘉靖文學思想發展的地域因素
二、南北文人的交往對詩風的影響
三、吳中詩人的典范選擇和中唐風格的語脈
四、金陵文人與六朝初唐派的余漪
第三章 儒家心學思潮影響下的詩文思想
節 儒家思想對唐宋派的影響
一、王慎中、唐順之與基于儒學思潮的唐宋轉向
二、從宋儒之書到“歐曾之文”
第二節 重在“心源”的本色寫作與自然法度
一、唐順之反本“心源”的文學思想
二、強調“文字工拙在心源”
三、主張“法在無法之中”
四、歸有光的“學宗宋元”和文學本原論
第三節 在皈依“吾心”與摹寫“萬物之情”之間
一、茅坤對儒家文學史觀的接受與建構
二、各有其至的“吾心”與“天地萬物之情”
三、神理、風神與天地神解的三重釋義
第四章 復古思潮的重振與嘉靖中后期詩文思想
節 王、李與復古思潮的回瀾
一、從王世貞《明詩評后敘》看嘉靖中葉的文學思想
二、“白云樓社”與復古思潮的興起
三、李攀龍和李先芳文學思想之比較
第二節 復古派重構詩法的自我救贖
一、布衣境遇與謝榛詩法
二、“奪其神氣”與“提魂攝魄”的釀蜜說
三、寫作中的“求其聲調”與“裒其精華”
四、妙悟與比興:追求“造乎渾淪”的詩境
第三節 古學與宋學之間的思想轉向
一、王、李“狎主齊盟”時期的文學思想走向
二、復古途中的悔與悅
三、復古語境下的擬議與變化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
陳束年譜
參考文獻
附錄二
唐順之文獻系年
后記
章 嘉靖時期詩文思想的歷史文化語境
節 明代中葉的政治文化和士人心態
一、正德、嘉靖時期的政局危機
二、從科場之學到復興古學
三、嘉靖時期士大夫的境遇與心態
第二節 嘉靖時期詩文思想的理論前提
一、嘉靖之前詩文思想的話語轉換
二、白沙與陽明心學蘊含的詩文思想
三、何李之爭與文學復古運動的思想動向
第二章 文學復古運動之開拓與新變
節 以六朝、初唐為審美典范的創作趨向
一、向六朝、初唐的典范轉移
二、從“拆洗少陵”到學習“六朝儷篇”
三、《升庵詩話》的審美傾向
四、六朝初唐派內部的兩種不同趨向
第二節 嘉靖十才子“改轍初唐”的文學活動
一、“嘉靖十才子”辨正
二、學習初唐的文學傾向與酬唱活動
三、保守派的批評及六朝初唐派的式微
第三節 吳中習尚與崇尚“古澹”的中唐風格
一、嘉靖文學思想發展的地域因素
二、南北文人的交往對詩風的影響
三、吳中詩人的典范選擇和中唐風格的語脈
四、金陵文人與六朝初唐派的余漪
第三章 儒家心學思潮影響下的詩文思想
節 儒家思想對唐宋派的影響
一、王慎中、唐順之與基于儒學思潮的唐宋轉向
二、從宋儒之書到“歐曾之文”
第二節 重在“心源”的本色寫作與自然法度
一、唐順之反本“心源”的文學思想
二、強調“文字工拙在心源”
三、主張“法在無法之中”
四、歸有光的“學宗宋元”和文學本原論
第三節 在皈依“吾心”與摹寫“萬物之情”之間
一、茅坤對儒家文學史觀的接受與建構
二、各有其至的“吾心”與“天地萬物之情”
三、神理、風神與天地神解的三重釋義
第四章 復古思潮的重振與嘉靖中后期詩文思想
節 王、李與復古思潮的回瀾
一、從王世貞《明詩評后敘》看嘉靖中葉的文學思想
二、“白云樓社”與復古思潮的興起
三、李攀龍和李先芳文學思想之比較
第二節 復古派重構詩法的自我救贖
一、布衣境遇與謝榛詩法
二、“奪其神氣”與“提魂攝魄”的釀蜜說
三、寫作中的“求其聲調”與“裒其精華”
四、妙悟與比興:追求“造乎渾淪”的詩境
第三節 古學與宋學之間的思想轉向
一、王、李“狎主齊盟”時期的文學思想走向
二、復古途中的悔與悅
三、復古語境下的擬議與變化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
陳束年譜
參考文獻
附錄二
唐順之文獻系年
后記
展開全部
明嘉靖時期詩文思想研究 作者簡介
楊遇青,1979年8月出生,陜西綏德人,文學博士。2005年在陜西師范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入南開大學攻讀中國文學思想史博士學位。2008年畢業后,任教于西北大學文學院。主要從事明清文學、宗教思想和中國文學思想史研究,主持教育部項目“明代關隴學術與文學思想的演進”等多項課題,出版專著《中國佛教文學》(合著),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