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宮案-大唐狄公案-6-全譯注釋修訂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336970
- 條形碼:9787544336970 ; 978-7-5443-3697-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迷宮案-大唐狄公案-6-全譯注釋修訂本 本書特色
南懷瑾推薦
西方漢大師經典之作
列入美國芝加哥大學學生必讀書目
迷宮案-大唐狄公案-6-全譯注釋修訂本 內容簡介
全書以中國唐代宰相狄仁杰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縣及京都為官斷案,為民除害的傳奇經歷。全書故事紛紜,案情兇險,情節扣人心弦,
謎底逼人追索。
作者筆下的狄公迥異于中國傳統公案小說的“青天大老爺”,他有獨到的辦案風格:重效率而輕縟節,講操守而又善變通,重調查推理,而不主觀妄斷。狄仁杰斷案如神,被西方讀者稱為古代中國的福爾摩斯。
迷宮案-大唐狄公案-6-全譯注釋修訂本 目錄
丁虎國將軍被殺、倪琦謀反、黜陟使留下奇怪的遺囑、白蘭姑娘神秘失蹤……這一連串疑案與黜陟使生前建造的迷宮究竟有著什么聯系?
迷宮案-大唐狄公案-6-全譯注釋修訂本 節選
狄公的車仗一路南行,接官廳外不見宮燈彩棚,不聽喧天鼓樂,連一個人影也沒有。冷冷清清來到北城門口,但見箭樓聳立云端,城門堅不可摧。喬泰始時心中生異,又一轉念,蘭坊乃一邊陲之地,西鄰胡戎雖與我友交,卻也保不定哪一天和我兵戎相見,故不可不防。
城門裹以鐵皮,上有飾釘。喬泰走上前去,以劍柄擊門。
敲了好一陣工夫,方見箭樓上一小窗開了,窗門傳出嘶啞的聲音:“上峰有令,入夜城門不開,明日請早!”
喬泰聞言好生氣惱,擂門如鼓,對樓上喝道:“縣令大人到此,快開城門!”
箭樓上問道:“你道是哪位縣令?”
“休要噦唆,蘭坊新任正堂縣令狄大人到此,還不快滾下來恭迎!”
箭樓上小窗砰一聲關上了。
馬榮驅馬走近喬泰,問道:“城門遲遲不開,卻是何故?”
喬泰罵道:“上面那幾條懶狗這么早就睡得醒不來了!”一面又用劍柄敲門。
不久,門里傳出鐵鏈的響聲,沉重的大鐵門開了,門旁一邊站著一個邊幅不修的門兵,頭上的鐵盔都生了黃銹。喬泰不等大門開足,便驅馬撞了進去,險些將兩個門兵踩于馬蹄之下。
喬泰邊進門邊喝罵:“你們這兩個懶骨頭,快將城門大開!”
兩個門兵看著面前兩個驍騎如此盛氣凌人,心中著實不快。其中一人張口就欲頂嘴,然一見喬泰疾言厲色,氣勢洶洶,到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無奈何,只得大開了城門,請狄公一行進城。
車仗進得城內,只見街市黑燈瞎火,一片凄涼景象,時辰尚未至頭更,大店小鋪卻多數關門落鎖了。街上只剩下幾處攤販仍在張羅買賣。顧客三五一群圍坐在小攤油燈旁,或喝茶或吃面,均默默無語。狄公一行在街上從北向南緩緩走過,他們只是扭頭向車仗略看一眼,就又低頭捧起了面碗,端起了茶盅。
新任縣令下車伊始,一縣文官武職隱跡,鄉宦望族潛蹤,商賈藏匿,百姓麻木,真乃曠古未聞!車仗走過跨越街道的一座拱門。至此,大街沿一堵高墻分為左右兩條。馬榮與喬泰一見,心想這是縣衙衙院的后墻了。
一行左轉,沿著高墻向東,向南,再向西,直走到一座黑漆大門門首。門楣上方掛了一塊風蝕雨剝了的木牌,上有“蘭坊縣衙”四個大字。
喬泰甩鐙下馬,重叩大門。
門開了。門丁五短身材,身著鶉衣,鷹鼻鷂眼,胡須蓬亂。他舉起手中燈籠,向喬泰上下打量一番,怒道:“你這個丘八好不曉事,難道竟不知這衙門一向緊閉不開?”
喬泰哪里受得這等凌辱?他伸手一把揪住對方胡須,前拉后推,將門丁的頭咚咚只往門柱上撞,只疼得門丁哭叫求饒方止。
喬泰高聲命道:“新任縣令狄大人駕到,快大開衙門,傳齊三班六房去大堂衙參候命!”
門丁不敢怠慢,大開了衙門。狄公一行進得衙內,于花廳前院中停下。
狄公下了車,借燈籠光亮向院內四周環顧一番。但見花廳大門落閂上鎖,對面衙廳的窗戶也一一緊閉,院中廳內一片漆黑,不見一人。
狄公心中好生煩惱,命喬泰將門丁帶來問話。
喬泰揪了門丁衣領就走,到得狄公面前,門丁忙雙膝跪下。
狄公問:“你系何人?縣令鄺大人何在?”
門丁本不結巴,然這一切來得太突然,又見狄公威儀赫赫,早有點兒招架不住,期期艾艾答道:“啟……啟稟老爺,小……小人乃本衙牢頭禁子,鄺……鄺大人今晨出南門離去了。”
“縣衙官印現在何處?”
牢頭此時沉靜了一些,回道:“小人思量來,一定在衙廳什么地方放著,老爺去尋,一定能尋到。”
至此,狄公再也忍不住了,頓足叫道:“隸役何在?書差何在?巡兵何在?”
“回老爺,緝捕上個月離去了,刑房老書辦二十日前就告了病假,至今未歸……”
狄公打斷了他的話,惱道:“如此,就剩下你一個人了!”又轉向喬泰,“將他先下在牢中!究竟何事在此作怪,我要親自弄個水落石出!”
牢頭高叫冤屈,喬泰伸手就是一記耳光,將他雙手綁了,又轉過他身子,腿上踢了一腳,喝道:“去你的大牢,前面帶路!”
前院左廂是一溜巡兵、衙卒住的下房,空蕩蕩的,后面便是牢房。牢中亦空無一人,不用說,牢房已許久沒用過了。然牢門堅固,窗有鐵柵。
……
迷宮案-大唐狄公案-6-全譯注釋修訂本 相關資料
高羅佩很了不起,雖然是外國人,但比很多中國人更了解中國。
——國學大師 南懷瑾
高羅佩對中國文化習俗和中國人心理的把握達到了得心應手的程度。
西方人用漢文寫小說(《大唐狄公案》部分篇目有漢文寫本),前無古人。
錯綜復雜的情節,如繭抽絲,娓娓展開,最后才真相大白……它使讀者從超凡的邏輯智慧中獲得快感。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石昌渝
他是名士派頭的藝術家、收藏家、代中國人發展國粹的公案小說家,業余勝過專業的漢學家……現代西方人對傳播中國文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恐怕要算荷蘭人高羅佩。非學術圈里的西方人了解中國,往往來自《大唐狄公案》
——倫敦大學東方學院、四川大學教授 趙毅衡
“狄公小說是我們從高羅佩博士那里得到的最后的中國公案小說……他的逝世使我們所有偵探小說的鑒賞家們都感到十分悲痛。”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對高羅佩逝世的評價
在高羅佩的神筆之下,古老的中國又活靈活現地出現在人們面前。
——美國《紐約時報書評》阿倫·丁·赫賓
如此嚴格地遵循中國古典文學的風格進行創作,而寫下的一切又是如此美妙地使現代讀者獲得滿足。
——《紐約時報》
狄公小說寫出了中國唐代的所有魅力、殘忍和高深莫測。
——《芝加哥太陽報》
迷宮案-大唐狄公案-6-全譯注釋修訂本 作者簡介
高羅佩(Robert H.Van Gulik 1910-1967)
荷蘭職業外交官,通曉15種語言,主要任職于遠東各國。他曾評價自己一身三任:外交官是他的職業,漢學是他的終身事業,寫小說是他的業余愛好。作為一個西方人,高羅佩對中國古代琴棋書畫十分癡迷。他20歲開始練習中國書法,且終生不輟:他研究中國古琴,師從古琴大師葉詩夢,并與于右任、馮玉祥等組織天風琴社;他能寫中國舊體詩詞,與郭沫若、徐悲鴻等大師都有唱和;齊白石、沈尹默等人的畫上也有他的上款。《大唐狄公案》的插?均為他自己所畫。1943年,高羅佩任荷蘭駐重慶使館一秘,與同在使館工作的中國洋務大臣張之洞之外孫女水世芳結為伉儷。
他一生漢學著作頗豐,學琴,著有《中國琴道》;考證中國文獻中的猿,親自飼養猿,著有《長臂猿考》;出版《書畫鑒賞匯編》,教西方人辨識中國文物;編《東皋禪師集刊》,翻譯陸時化的《書畫說鈴》。
他研究的另一重要領域是中國古代性文化,寫下《秘戲圖考》、《中國古代房內考》。而大型推理探案小說集《大唐狄公案》則是一部在東西方讀者中影響最大的書。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