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轉折與突破-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經濟調整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780696863
- 條形碼:9787806968635 ; 978-7-80696-863-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轉折與突破-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經濟調整研究 內容簡介
姜長青編著的《轉折與突破——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經濟調整研究》從經濟調整與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和步驟、經濟發展戰略重點以及經濟發展戰略措施等四個方面來論述這種轉變,力求全面客觀。 本書認為這次經濟調整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模式的選擇和確立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這次經濟調整所造成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松動,個體經濟的發展,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城鄉集市貿易的發展,鄉鎮企業的發展,外資企業和經濟特區的興起以及人們商品經濟意識的增強等幾個方面,對中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模式的確立有著直接的影響。經濟特區的興建是對外開放政策的一大突破,但經濟特區建立的初衷卻又和經濟調整有著密切的關系。中國在經濟調整過程中還積極利用外資,擴大對外經濟聯系等。
轉折與突破-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經濟調整研究 目錄
導論
一、本書研究的意義、主要創新之處與研究方法
二、本課題研究現狀
**章 中國經濟調整的國內外背景分析
一、經濟調整的國際背景分析
(一)世界主題由戰爭與革命到和平與發展的轉變是經濟調整的重要時代背景
(二)世界經濟一體化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是經濟調整的重要原因
(三)中國對世界認識的新變化也是促使經濟調整的重要原因
二、經濟調整的國內背景分析
(一)“文革”結束后經濟恢復及其存在的問題是經濟調整的根本原因
(二)以往經濟凋整經驗的總結和對蘇聯模式的反思是經濟調整的歷史原因
(三)對四個重大經濟理論問題的重新認識為經濟調整奠定了理論基礎
第二章 國民經濟調整過程研究
一、國民經濟調整的醞釀和調整任務的提出
(一)國民經濟調整的醞釀
(二)國民經濟調整任務的提出
二、國民經濟調整的**個階段
(一)國民經濟的初步調整
(二)國民經濟的進一步調整
三、國民經濟調整的第二個階段
四、國民經濟調整目標的實現和調整的結束
第三章 經濟調整與經濟發展戰略的轉變
一、經濟調整與經濟發展戰略指導思想的轉變
(一)經濟建設指導思想從“左”的錯誤向實事求是轉變,強調經濟建設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
(二)經濟建設從重生產到重生活的轉變
二、經濟調整與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和步驟的轉變
(一)經濟調整前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和步驟
(二)經濟調整與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和步驟的轉變
三、經濟調整與經濟發展戰略重點的轉變_
四、經濟調整與經濟發展戰略措施的轉變
(一)從粗放式發展方式到集約式發展方式的轉變
(二)從重視精神鼓勵作用到重視物質利益的轉變
(三)從閉關自守、片面強調自力更生到各方面對外開放的轉變
第四章 經濟調整與中國改革開放的起步
一、經濟調整為改革創造了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
(一)“文革”結束后國內存在的社會政治經濟問題
(二)經濟調整與社會政治穩定局面的獲得
二、經濟調整與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確立
(一)經濟調整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確立創造了條件
(二)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體制的確立
三、經濟調整與對外開放的起步
(一)經濟調整與經濟特區的興建
(二)經濟調整與利用外資及對外經濟聯系的加強
結束語:對本次中國經濟調整的兩點思考
一、經濟調整與中國經濟管理方式的轉變
二、本次經濟調整的歷史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后記
一、本書研究的意義、主要創新之處與研究方法
二、本課題研究現狀
**章 中國經濟調整的國內外背景分析
一、經濟調整的國際背景分析
(一)世界主題由戰爭與革命到和平與發展的轉變是經濟調整的重要時代背景
(二)世界經濟一體化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是經濟調整的重要原因
(三)中國對世界認識的新變化也是促使經濟調整的重要原因
二、經濟調整的國內背景分析
(一)“文革”結束后經濟恢復及其存在的問題是經濟調整的根本原因
(二)以往經濟凋整經驗的總結和對蘇聯模式的反思是經濟調整的歷史原因
(三)對四個重大經濟理論問題的重新認識為經濟調整奠定了理論基礎
第二章 國民經濟調整過程研究
一、國民經濟調整的醞釀和調整任務的提出
(一)國民經濟調整的醞釀
(二)國民經濟調整任務的提出
二、國民經濟調整的**個階段
(一)國民經濟的初步調整
(二)國民經濟的進一步調整
三、國民經濟調整的第二個階段
四、國民經濟調整目標的實現和調整的結束
第三章 經濟調整與經濟發展戰略的轉變
一、經濟調整與經濟發展戰略指導思想的轉變
(一)經濟建設指導思想從“左”的錯誤向實事求是轉變,強調經濟建設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
(二)經濟建設從重生產到重生活的轉變
二、經濟調整與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和步驟的轉變
(一)經濟調整前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和步驟
(二)經濟調整與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和步驟的轉變
三、經濟調整與經濟發展戰略重點的轉變_
四、經濟調整與經濟發展戰略措施的轉變
(一)從粗放式發展方式到集約式發展方式的轉變
(二)從重視精神鼓勵作用到重視物質利益的轉變
(三)從閉關自守、片面強調自力更生到各方面對外開放的轉變
第四章 經濟調整與中國改革開放的起步
一、經濟調整為改革創造了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
(一)“文革”結束后國內存在的社會政治經濟問題
(二)經濟調整與社會政治穩定局面的獲得
二、經濟調整與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確立
(一)經濟調整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確立創造了條件
(二)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體制的確立
三、經濟調整與對外開放的起步
(一)經濟調整與經濟特區的興建
(二)經濟調整與利用外資及對外經濟聯系的加強
結束語:對本次中國經濟調整的兩點思考
一、經濟調整與中國經濟管理方式的轉變
二、本次經濟調整的歷史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轉折與突破-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經濟調整研究 作者簡介
姜長青,1975年7月生,中共中央黨校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后,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從事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研究工作。研究重點為新中國成立后的宏觀經濟管理和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等。先后在《中共黨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地方財政研究》和《中國稅務報》等國家重點報紙雜志上發表文章數十篇。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本類暢銷